【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近期集中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系列访谈报道,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邀请省重点智库负责人、首席专家或课题牵头人以理论之思回答发展之问,共同为践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新任务扛起智慧赋能之责。
江苏是人口大省,拥有较强科教实力和科创产业基础。新征程上,如何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将科创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切实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本期专栏访谈活动邀请到了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沙勇进行解读。
注重公平正义,变人口优势为发展优势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内涵特征给出了明确定义。其中第一条就点明了“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基础性特征。对此,您怎么看?
沙勇: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论是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还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抑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而要实现这样的“整体迈进”和“共同富裕”,其关键是要用好多源人口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动态厘清不同群体在迈进现代化社会和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短板与挑战,不断优化政策措施精准保障、赋能,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有效防止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都能共同发展、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大健康与教育的投入,不断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把人口规模巨大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动能”和巨大“财富”,而不是成为发展的不利“包袱”和沉重“负担”。
突出人才支撑,综合提升江苏发展能级
记者:江苏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日公布的2023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要求,江苏应如何发力?
沙勇: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而言,尤其要发挥人力资源大省优势,在人才支撑、更大力度推进科技自强自立方面集中发力。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根本上要靠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不断提高规模巨大人口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通过持续高质量的健康与教育投入,使得我国既往形成的人口红利逐渐转向人才红利、人脑红利,进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于江苏而言,要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涵养源头活水,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大省。优化激活人力资源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打造开放创新生态,建成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推进完善合理的人才激励、评价体系,帮助人才更好地对自身在江苏的发展进行评估,增强对江苏的归属感与信任感。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人才引领驱动,以创新引领绿色、安全、共享的江苏高质量发展,更富成效的打造高品质生活,率先推进全省8500万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
借力专业智库,打造高质量发展“度量衡”
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重要支撑。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我们应如何客观评价某一区域或某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质与效?
沙勇: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需要建立在更加聚焦、深入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评价,引领高质量的发展”。具体而言:
一是要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高质量发展评价具有“指挥棒”和“风向标”的引领、导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高质量发展评价具体包含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标准和评价,可以说,高质量发展评价是高质量发展的“度量衡”。没有高质量发展指标,就不知道高质量发展的进步有多大(犹如高质量发展的“度”);没有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就不知道高质量发展实现没有(犹如高质量发展的“量”);没有高质量发展评价,就不知道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多高(犹如高质量发展的“衡”)。
对于我们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来说,就是要继续发挥既有研究优势,探索和建立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度量衡”,以助力我省顺利推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着力发挥专业智库决策咨询作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作为省重点培育智库的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将围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主题主线,具体针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新形态”等领域,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项评价,形成高质量建言成果,力求为党委政府科学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