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传媒智库“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调研行走进清江浦:主城区基层治理新路径的实践与探索
2023/04/25 14:07  新华传媒智库  

  4月15日至16日,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走进淮安市清江浦区,举行第三期“对话清江浦——清江浦发展论坛”。论坛由新华日报社、淮安市清江浦区委、清江浦区人民政府主办,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中共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联合承办。论坛以“主城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邀请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元竹,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徐琴,与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及广大党政干部展开面对面交流对话,为清江浦区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建言。

  【书记说发展】

  奋力争创基层治理全国样板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清江浦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淮安市委提出的“打造市域社会治理首善区核心区”“争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国样板区”目标任务,在全市率先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委员会,实施基层治理十大行动,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的良性互动,党组织凝聚力、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统领统合,

  织牢治理体系的“纵”与“横”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清江浦区坚持问题导向,统筹组织资源、整合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优势,推动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有机衔接、融合发力。

  “一办六组”构建“扁平化”组织体系。成立由区委书记领衔的区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基层政权治理组、自治法治德治组等“一办六组”,明确重点任务43项;坚持以上率下,细化区领导联系点“六个一”工作清单,建立每月一次重点工作推进会,切实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在街道建立“大工委”,在社区建立“大党委”,高效统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和力量,形成区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镇(街道)村(社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双轮驱动”完善“网格化”治理架构。坚持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和基层组织架构优化“双轮驱动”,实施“精网微格4.0”工程,开展治理体系优化提升、红色物业全域覆盖等10项行动。根据区域特点、人口密度、产业行业等现实情况,建立健全“抓管带”机制,推进“114个村居+554个网格+2085个微网格”三级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深度融合,组建网格党支部633个,推动村居书记和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和网格员“一肩挑”、微格长和楼栋党小组长“一肩挑”,实现基层组织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无缝衔接。

  “三中心”指挥体系打造“集成化”治理平台。推动镇街综治、网格化服务、社会治理中心“三中心”整合融合,建成1个区级、16个镇街级、114个村居级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站点,打造了27个集收民意、解民忧、暖民心“三民”功能为一体的网格睦邻驿站,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下沉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类事项13项、执法类事项44项。按照“以房找人、以人找房、查房知人、查人知住”的原则,率先研发基层治理“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常住人口、个体经营户、企事业单位“三本台账”从纸质版向电子版升级,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精准精细,

  厘清治理模式的“分”与“合”

  基层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管理乱”“财力弱”“诉求多”等难题始终困扰着基层。清江浦区聚焦矛盾难点,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集中精力抓关键、求突破。

  “三类三管”化解小区“管理难”。根据不同小区的情况,分三类推进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治理模式,对市场化物业小区,推进社区派驻人员与物业企业联合管理;对问题物业小区,由社区直接接管,统筹纪委监委、政法、住建以及街道联动治理;对无物业小区,依托国有平台成立物业运营管理总公司,同步成立各街道、社区参股的物业服务子公司,实行兜底管理。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定期发布物业服务“红黑榜”。目前,全区已成立街道和社区物业公司56家,接管问题小区29个、兜底管理无物业小区和生活大院141个,同时清退“黑榜”物业企业10家。

  “三权分离”化解村(社区)“财力难”。村(社区)财力弱、收入来源单一等问题是制约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区通过探索对无证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合理分配,延伸拓展所有权归平台公司、经营权归镇街、收益权归村(社区)的“三权分离”模式运用,盘活老旧厂房、闲置土地等存量资产,增加经营性收入。

  “三项清单”化解居民“诉求难”。推进落实“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镇街、村(社区)党组织分别建立问题、建议、办实事“三项清单”,加快推动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深入实施社区党建、机关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通”工程,建立社区志愿者和公益慈善资源联动服务机制,打造“公益坊”“老赵人民调解工作室”等36个社区公益空间,累计开展“社社”共建活动390余场。建立“业主—党员—物业支部—社区党委”诉求直通机制和矛盾化解调处机制,依托人大“码上办”、政协“码上议”、基层统战“1234”等平台资源,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实现小区“事”大家“定”。

  能治善治,

  提升治理队伍的“全”与“专”

  基层治理各项工作落实,关键在人。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清江浦区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聚力锻造一支“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争先进”的基层治理干部队伍。

  打造素质全面过硬“两委”干部。以村(社区)“两委”干部为培育重点,完善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绩效工资与年终评星定级、个人考核结果双向挂钩机制。将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等纳入村(社区)“两委”干部后备队伍,选派48名优秀退役士官到村(社区)任职,为推进基层治理蓄足“源头活水”。实施村(社区)书记队伍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观摩等形式,全面建强引领基层发展的骨干队伍。

  提升社工队伍“双专”水平。按照城镇常住人口每万人不少于18人配备要求,配强配齐基层队伍,持续优化“双专”建设管理体系。依托区级社区干部学院,鼓励引导基层工作者参加职业资格和学历提升考试,对持证社工发放专属“职业津贴”。目前,全区城乡专职工作者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84.7%,持证社工占比62.78%,对持证社工累计发放专属“职业津贴”82.3万元。

  发挥先锋力量“聚合”效应。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三带头”活动,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2300余名党员下基层、进小区、入网格,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中推广基层治理“五员”工作机制,打造红“新”直播间、红“新”学院等特色载体平台,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公益先锋队80余个。实行“网格长+城管+民警+物业+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小区群防群联模式,在退休老党员、社区志愿者、新就业群体中选优配强1175名“党员楼栋长”参与基层治理,初步实现了“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让党员真正成为村(社区)自治体系下的“延伸触角”。

  有为有位,

  激活治理保障的“奖”与“酬”

  基层干部是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健全队伍服务保障是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清江浦区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有资源有能力抓好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

  提高基本待遇,让“干有所获”。健全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考核奖励+增收奖励+其他奖励”的报酬体系,按照分层分类分级为原则,在全市率先设置书记、副书记、副主任、委员、一般工作者“5岗20级”标准。探索建立“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岗位补贴”退后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区村(社区)干部平均每月基本报酬5437元,其中书记6513元,最高超过7200元,为27名离任村(社区)干部提供32.6万元医疗专项补助。

  实施增收奖励,让“干有所得”。鲜明树立重实干激励导向,建立集体经济收入和村干部待遇挂钩机制,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20万元的根据增加额给予6%至16%奖励;连续两年超80万元的,再按实际经营性收入的5%给予特别奖励。

  强化政治激励,让“干有所盼”。注重提拔重用基层治理干部,进一步畅通村(社区)干部进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公务员、事业编制的通道,组织开展基层治理“十佳社工”、星级网格长等评选表彰活动,择优推荐40余名基层干部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两优一先”、劳动模范人选。创新宣传方式,培树典型带动,对在(村)社区工作连续20年以上的优秀(村)社区专职工作者授予“功勋社工”奖章。目前,25名基层治理职能单位干部被提拔重用,2名村(社区)书记因基层治理成效好被提拔为镇领导班子副职,2名社区书记被定向招录为公务员,1名社区书记被授予省劳模称号,3名村(社区)书记被选举为市党代表,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干部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是遵循规律和规则的创新型治理,必须以人民为主体。要紧贴时代发展、加强科技赋能,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和组织动员力,奋力谱写清江浦基层治理现代化新篇章。

  朱海波(作者为淮安市清江浦区委书记)

  【专家献良策】

  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安康的生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日益凸显。唯有把治理运用到服务之中,才能真正激活并释放基层活力,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来达到治理的有效目的。

  人民至上: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改革创新活力蕴藏在基层,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基础性工程。

  首先,完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公共文化、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其次,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后,明确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基本定位,包含“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基本职能;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明确职能划分,规范基层事权事项下放专项整治等;理顺综合党委、工作站、居委会三者职能,强化社区综合党委核心作用。

  基层治理好,人民群众的生活就更有品质。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为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部署要求,率先探索诉源治理“无讼社区”,升级打造诉源治理“‘无讼社区’+跨域解纷”的新样态。将法律服务阵地建在群众身边,实现了及时性、交互式、普惠化的沟通,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什么是好社会,怎么去建设好社会。我们对于社会治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社会生活、人民生活都发生在基层,保基层运转就是保社会稳定有序。

  底层逻辑:

  深刻认识社会治理的根本

  基层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领域。“个人的生活的确取决于他(她)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首先是他(她)的家庭、邻里(社区)、工作环境。”其中,工作环境也可以称作工作社区,这种工作社区实际上影响着工作效率: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会增加工作效率;反之,则会降低工作效率。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等亦是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在基层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衣食住行的问题。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问题,就是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恩格斯曾表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公共服务供给具有分散性、扁平化特征。家门口就是学校、商圈……这些是我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便利,它要求公共服务分散布局,并与居民点密切结合。如很多城市推出“15分钟生活圈”,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便捷生活需求。因此,每个居民点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服务的布局决定了这个社区的服务质量。同时,教育、医疗、老年人服务等的公共服务颇具人性化,亦是一种情感服务。

  基层社会拥有“现实与虚拟”的特点。现实生活中的扁平网状化不是简单地将居民按户籍归置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而是在现实空间基础上,依赖纵横交错的网络,形成网络中的虚拟社会互动,产生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各类服务供给。一些公共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网民在社交媒体上的激烈冲突,引发社会矛盾、心理冲突,也达成社会共识,形成虚拟空间的公共生活。

  传统意义的基层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基”,是指“房屋墙壁的脚址”,以及“基,始也”“基,业也”,等等。基层与社区紧密相连,“社区”这个词在中国出现之前,有3个相关词汇:“基本社会”“地方社会”“共同社会”,它是由费孝通先生在学生时代与一些燕京大学学生从英文Community翻译而来的,后来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

  社会生活在基层。家庭在基层中属于基本的社会细胞,在同一片区域生活或拥有同一份记忆的一群人会自然地产生共同体意识。大家会因为共同的生活、环境、情感,而拥有归属感、信任感、安全感。例如,清江浦区的一座由老旧小区改造的化工厂历史博物馆,像这样的社区文化建筑,会唤起曾经并肩而行的工友们的共同回忆,这实际上就是为了培养社区的共同体意识,形成社区文化和内在机制,这也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它的价值基础。

  完善智慧环境下的社会关系模式。当网络系统取得优势时,人们能够在一个或多个社交团体中互动,既在现实中跟邻里交往,也在虚拟空间里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形成不同的社会圈子。这种虚实结合的社会关系就构成了我们当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基本特点。

  坚持发展: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基层工作的核心是人,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知所想所盼、围绕基层生活特点来做好基层工作。当前,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层人力资源不足、基层组织与群众关系薄弱、个别社区成为摆政绩窗口、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供给不足、居民责任感有待提升等。要结合基层实际,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战斗堡垒”,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协调作用,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把握阶段性特征。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舆情、了解人民群众所想所思;提高物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提升基层和社区治理境界。细节决定成败,通过细节、用心的服务来提升治理能力,是一种境界。在做事中提升基层的治理能力,在为群众服务中拓宽基层的治理范围,并积极发挥群众的自治作用,有些问题让群众自己解决。

  “虚实结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一是全面理解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关注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居民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自治德治法治和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度融合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二是探索基层社会的社会生活逻辑。让基层的各种创新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为评价标准,统筹考虑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改善民生,真正使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目标扎扎实实落实到位。三是加强居住环境公共空间的实用功能建设。合理美化老旧小区外部环境,优化其内部功能。解决社区居民日常交往、养老服务、健身康体、互动互助、车辆停放等问题已经摆在高质量基层社会建设的议程。四是强化新媒体宣传平台的灵活运用,把基层社会建设成为对冲互联网负面影响的主阵地。五是加大对基层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基于社区服务和治理数据、信息、智能平台前期的开发主要依托第三方这一现状,要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六是在“实与虚”结合中健全服务基层社会的信用机制。基层居民的面对面交流、密切的邻里关系、微信社群,客观上建立了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诚信基础。这是开展基层活动、满足个人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

  统筹谋划基层人民的生活,实施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公共政策。基层的生活是综合的,在做基层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生活的综合性。各地的社区建设、社区文化不一样,因此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给基层和社区留有一定空间,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此外,要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积极作用,把业主委员会纳入到信息管理中,严格把关,做好事中监管、事后评估。

  加强社会社区工作队伍的建设。政府要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培养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同时,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敬业乐群的专业精神,坚守制度不动摇,以制度培育习惯,使其致力于社区建设;通过社区居民之间的乡规民约、良好的社会关系,形成良好的社区风气,组建基层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丁元竹(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记者手记】

  为基层治理寻访“他山之石”

  党的二十大科学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新重大成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通过真抓实干,努力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大地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县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县域实践是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开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专栏,启动“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调研行”活动,并在多地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协同创新研究与传播基地”,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征寻样本。

  互学互鉴,共建共享。在本次“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走进清江浦活动中,专家学者及新华日报融媒体记者调研考察了清江浦区长西街道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化工新村社会治理工作站、清江浦区社会治理大数据指挥平台等地,现场了解清江浦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与创新路径。清江浦的实践,不仅落实了“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的总要求,还探索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寓治理于服务之中”的经验,为主城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他山之石”。

  用行动践行,以实绩作答。今后,新华传媒智库“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将继续关注更多基层治理现代化样本,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更多相互研习、共同提高的范例,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智库力量。

  本报记者 李先昭

标签:基层;基层治理;社会治理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