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夏季的青海美若仙境,生机盎然。此时,“夏都”西宁冷凉蔬菜迎来成熟采摘季。近年来,西宁发力农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造了“河湟田源”等公共农产品品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建设成效明显。为进一步展示“河湟田源”夏菜特色,7月25日-29日,新华社青海信息中心和西宁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启动“夏都冷凉蔬菜采输正当时”调研采访,邀请全国20余家中央及省市级主流媒体记者走进西宁,深入采访报道该市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成效经验,为促进西宁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媒体力量。
7月27日,走进位于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的青海常绿牧业有限公司的鸡苗孵化车间,一排排方型的鸡笼内挤满了刚出壳7天的小鸡苗,一只只小鸡萌一团团毛绒绒的小毛球,煞是可爱。公司董事长蒲常廷告诉记者,一只鸡笼里有100多只小鸡苗,这一个车间共有10000多只鸡苗。
在6号鸡舍,一笼笼毛色鲜亮的公鸡不停地打着鸣。记者看到,鸡舍里共有四排鸡笼,每排三层,每笼里约有8-9只鸡。自动加料机缓缓移动着,为每个鸡笼里添加饲料。蒲常廷介绍,小鸡苗满月后便被转到成鸡舍里饲养,这个鸡舍里的鸡已养了100多天,就要出笼了。
“公司共有鸡舍14栋,目前存栏5.3万只鸡。年出栏肉鸡50万羽,销售额达3200多万元。”蒲常廷介绍,为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鸡养殖产业,他还以常绿牧业为龙头,成立了湟中常绿畜牧养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并以自动标准化喂养、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为路径,发展壮大肉鸡产业链,目前已带动1000多户周边农户从事家禽养殖业。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已成为青海省肉鸡养殖规模最大、带动农户最多的养殖合作社。
青藏高原冷凉的气候环境,不仅适合冷凉蔬菜的种植,也适合发展畜牧养殖业。气温冷凉,昼夜温差大,动物生长时间长,使禽畜肉质较好;高原紫外线强,没有病虫害。这都是高原养殖业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西宁市湟中区依托这些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建成了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海子沟乡青海福源智能化养殖基地、群加梅花鹿养殖项目等一批市场需求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带动好的畜牧养殖产业项目。
湟中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区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到10.13万头、21.41万头、41.72万只和17.93万羽,出栏量分别达到5.66万头、6.62万头、13.75万只和21.1万羽。
7月28日,在位于西宁市湟源县的青海三江一力农业集团办公大厅的“茶马互市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该平台上每天的交易数据、价格的比对、市场行情、以及5-6月份屠宰交易市场屠宰量分析等各项数据。青海三江一力农业集团董事长赵依林表示,这些数据可以让当地养殖户准确掌握畜禽出栏时机。
据介绍,青海三江一力农业集团是一家集农牧产品加工生产销售、农牧业生产技术研发及平台运作的现代农牧业企业,主营饲草种植、有机肥加工、牛羊养殖及精深加工等业务。目前已建成26条牛羊屠宰线,成为全省最大的屠宰加工基地,屠宰量占西宁鲜肉市场60%以上份额。去年该集团实现屠宰牛3万头、羊12万只,交易牛皮30万张、羊皮100万张,实现牛羊副品产值4000万元。
湟源县农村农业局局长严卓才介绍,近年来,该县按照“建成全省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和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总体目标,紧抓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机遇,深入推广“种养结合、草畜联动、农牧互补、循环发展”模式,并依托青海三江一力农业集团,打造运营了“茶马互市”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围绕“讲好一头牦牛的故事”,凭借青藏高原牦牛藏羊资源优势,通过大数据将牛羊活畜交易的信息、物流、资源等碎片化要素有机整合,打通了“活畜交易、屠宰批发、皮毛交易、副产品加工、终端前置仓”等关键节点,加快推进青藏高原地标农畜产品交易港建设。
数据显示,目前该县饲草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产量40 万吨以上;全县存栏牦牛藏羊约60万头只,年生产牦牛藏羊肉类产品1.5万吨以上。现有年出栏100头(只)以上的家庭农牧场、规模养殖户2000余家,建成年出栏1000头(只)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36家,畜禽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率90%。
西宁市副市长肖向东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总目标,着力推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300家,生态牧场30家,畜棚面积达到415万平方米,年种植饲草30.9万亩,青贮饲草120.75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为7.3万吨、0.49万吨、12.7万吨,同比增长4.2%、1.25%、7.1%;建成全省首个“畜牧业院士创新中心”,持续为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记者 李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