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事关千家万户。19日晚,省政协委员、启东市卫健委主任、老龄委副主任陆健泉和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袁紫娟走进江苏省两会新华报业“今天我主持”演播室,共同探讨如何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与教育健康发展。
主持人:我省一直将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陆健泉:“一老”方面,我们提供“触手可及”的便捷服务。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性养老,2021年启东市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1个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服务,社会化运营;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机构、日间照料、居家、志愿服务“四位一体”链式养老服务。持续推进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我们还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健全老年教育服务网络,构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开展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首诊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
“一小”方面,启东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2年启东市政府妇儿工委10件实事及任务分解和职责分工》等文件,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儿童友好城市(社区)建设等确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通过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在能力建设上,改善健康服务环境,今年投资400万元建设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为0-6岁儿童提供“医教结合”为特色的康复保健服务。大力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加强优质园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办托育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多渠道解决幼有所育的民生问题。
袁紫娟:我是练体操出身的,所以更关注体教融合的内容。省委书记吴政隆在政协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一老一小”这个话题,希望孩子们都有快乐童年。这样的快乐如何实现,我觉得和体育分不开。早在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到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在去年针对此写过一份提案,希望能科学设置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增设基本体操活动,由此来提高孩子们的体质。因为基本体操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度、反应能力、心肺功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项目。省教育厅也十分重视,去年联合省体育局针对全省幼儿园教师做了一个培训,就是希望未来可以把基本体操融入到孩子们的课程中,提高孩子们的体质。
主持人: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教育领域,如何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目前,我们在“一老一小”保障方面还有哪些“短板”亟待补齐?
陆健泉:现阶段老年消费和老龄产业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供需失衡,老年人亟需的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市场发展不充分,老年人缺乏安全的消费环境;养老行业人才短缺严重,现有人员普遍学历较低,年龄偏大,超过一半的都属于“小老人”,平时由“小老人”照顾“大老人”。
当前全社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非常紧迫,但目前托育服务的供给方面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资源部分情况来看,呈现区域不平衡性,我市农村地区目前无托育服务;从入托门槛来看,普通家庭较难承受托育服务的价格,尤其是二孩以上的家庭,经济负担更重。
袁紫娟: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体育服务跟不上青少年们体育需求发展的速度,老旧小区缺乏体育设施,一些体育场馆有硬件条件但服务却跟不上。孩子们课余时间的体育运动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另外,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基础教育中对基础技能的培养稍显不足。如非常适合一二年级孩子的体适能训练——让孩子在障碍性运动中受到锻炼,没能得到认可和推广。实践证明,体适能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心肺功能、增加肌肉,还对增强孩子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有帮助。
主持人:民生牵动着民心,为推进“一老一小”工作迈入快车道,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享受高品质生活,我们还要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袁紫娟:青少年的体质问题牵动千家万户,更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去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双减”政策,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业余生活时间多了很多。从社会到学校再到家长,都应该要利用好这项政策,让更多的体育社团进入到学校,让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锻炼时间以及锻炼成果,促进教体融合的深度发展。
陆健泉:“硬”的方面,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政策的支持。例如,加强老年病医院等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标准和规范,促进基本医保与医养结合政策配套衔接。还要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衔接。鼓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到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点执业,鼓励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
“软”的方面,主要是人员培养培训、行业管理服务等方面。可以针对养老服务,研究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相互衔接的医养服务模式,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依托居家养老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社区护理站,推进高龄和失能老人医疗护理康复上门服务。针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紧缺、素质相对不高等问题,将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员纳入培训规划,切实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等。还应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体检、饮食和生活的有效干预,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强孕前优生服务项目等。
监制黄建伟
策划任松筠孔德信
统筹高伟唐澄
记者蒋明睿
摄影邵丹
摄像王悦谋余勤雍
剪辑余勤雍
包装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