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议案点击丨建立省级人才飞地,破解人才流动与产业转移错配难题
2022/01/18 17:46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如今,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江苏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此次带到省两会的提案中,就关注到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对区域协调发展制约影响,并就此提出具体建议。

  朱从明说,一方面,人口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向发达城市地区流动集聚的趋势不断强化,欠发达城市的引才工作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大量产业在逐渐向欠发达城市转移过程中,当地也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大的需求。“我省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如何解决这种人才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错配问题,已成为江苏推进整体性高质量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点难题。”

  面对类似矛盾,近年来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西等地均开展“飞地”引才的探索,通过在省内核心城市设立人才飞地,以“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前台在飞地、后台在本地”形式,灵活为全省各地引进和使用人才,产生良好效果。“从江苏实际情况看,考虑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在经济实力、科教资源、产业集群、人才集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溢出效应’明显,且省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建设国家级人才平台’。”为此,他建议在南京、苏州、无锡建立省级人才飞地,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区域人才合作。具体可以采取三方面举措——

  一是打造省级“人才飞地”载体。由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地各部门协同配合,在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建设服务全省的江苏人才大厦,供省内其他城市企业集中入驻、“飞地引才”,推动形成人才“工作生活在南京(苏州、无锡)、服务贡献在全省”的整体布局。江苏人才大厦实行省级统筹、各地推荐、属地政府提供配套服务的联动管理模式,即由省委人才办统筹抓总,南京(苏州、无锡)市主导大厦建设,并配套专职人员或委托第三方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各地进驻企业采取申报制,由各地在规定期限提交需要入驻人才大厦的企业申请,经省委人才办统筹审批,并与管理方签订租赁协议后即可进场办公。

  二是“一盘棋”推进人才政策待遇。强化顶层设计,最大化整合各方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及企业进驻人才飞地。其中,进入飞地工作的人才,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向企业所在市缴纳,在享受企业所在市的各类奖补政策同时,还可参照南京(苏州、无锡)市相应人才标准,在人才落户、子女教育、购房资格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对进驻飞地的各地企业,则提供包含政策咨询、证照办理、出入境以及财税、法律、金融等服务在内的一站式公共配套服务。

  三是构建地市利益共赢机制。入驻人才飞地的企业,其主营业务产生科研贡献及税收均归属企业所在市。对于企业所在市而言,仅以牺牲人才当地消费的微小代价,就获得了南京(苏州、无锡)所赋予的人才资源吸引力,既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也贡献了城市税收。而对于南京(苏州、无锡)而言,尽管没有获得入驻企业所产生的税收及其他产业贡献,但却获得入驻人才在当地一切衣食住行消费贡献,同时也建立起了与入驻企业的长期产业联系,有利于形成更为强有力的产业集聚效应。

  朱从明认为,人才飞地模式实现了城市间的“双赢”,既有力破解了广大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引育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实际困难,也避免了省内产业收益与消费收益均过度向头部城市集中所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真正推动形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共赢新机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