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苏省两会微调查报告出炉!大家最关心这些事
2022/01/21 09:40  新华报业网  

  在2022年江苏省两会召开前夕,为了解广大群众对两会的关注情况及认知评价,新华日报·交汇点开展了关注江苏省两会专项调查,调查通过客户端平台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两会”发挥各项重要作用的认可率及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信任支持率均在较高水平,“医疗”关注率为61.7%,成为此次调查中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就业方面,劳动者权益保障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就业领域、完善薪酬收入制度等;教育方面,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以及“双减”后孩子的课外学习最受关注;婚恋方面,降低年轻人的婚育成本呼声最高。

  六成受访者关注“医疗”

  且越年长对“医疗”关注率越高

  问及受访者对2022年即将召开的江苏省两会,最关注的热点有哪些时,选择“医疗”的比例最高,为61.7%;其次是“收入增长”和“教育”,为57.45%;第三是“养老”,为48.94%;第四是“就业”,为46.81%(详见下图,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结果显示,61.7%的受访者关注2022年江苏省两会相关的医疗话题,且“医疗”关注率与受访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分年龄看,40岁以上的受访者对“医疗”的关注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的受访者,且受访者越年长,对“医疗”关注率越高,其中,61—70岁的受访者关注率为95.4%,51—60岁为92.6%,41—50岁为92.4%,40岁以下的受访者关注比例都在90.0%以下。

  南京市内受访者对“医疗”和“教育”关注率都较高,文化程度越高的受访者,对“经济发展”的关注率越高。

  在受访者提出的意见建议中,持续推进医疗改革,降低药品价格和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加强地区间医保结算联动,让普通家庭看得起病,轻松看病,成为较多提到的话题。

  近八成受访者表示乡村对其吸引力过5分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点

  “乡村对你的吸引力有几分”调查中,受访者需在1分到10分中作出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表示乡村对其吸引力过5分,其中有21%受访者给出了8分。

  当问及受访者2022年乡村需要的支持时,选择“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最高,为68.09%;其次是“丰富适合乡村经济的新职业”,为63.83%;第三是“提供乡村工作机会和岗位”,为57.45%;第四是“提供乡村就业岗位的企业以税收等优惠”,为48.94%。

  72.34%的受访者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表示关注,其中南京地区受访者关注度最高为80.9%。从年龄段看,30—5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对教育关注率(88.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关注率在71.4%—79.3%之间)。

  养老议题方面,落实护理假、探亲假等假期关注率最高,占77.08%。第二为赡养老人税收减免话题,为62.5%,关注度第三的是立足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时间精力照顾老人成为最令受访者困扰的事情,占比过八成,为81.25%。

  有关青年婚恋,降低年轻人的婚育成本是受访者对于婚恋方面关注率最高的议题,占比70.21%,其次是国家出台婚恋交友平台从业准则,加强违规处理,为51.06%。

  关于生育,74.47%的受访者呼吁落实父母的育儿假期,其次对孕产妇提供分娩和生育补助关注率排第二,为68.09%。分年龄看,20-3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最关注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的弹性工作时间以及育儿假期。同时,部分受访者提议让男性与女性获得一样时间的产假、育儿假,减少女性就业歧视。

  文化生活调查结果显示,呼吁整治低俗媚俗的文娱产品占比最高。同时,有一半受访者表示对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信心。

  受访者对两会有话说

  调查中,有45.2%的受访者提出了建议和诉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推进医疗服务改革,让居民医疗有保障。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需继续解决。希望持续推进医疗改革,提高医保报销额度和药品报销范围,减少居民医疗费用支出。

  (二)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分配,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促使学龄儿童不再择地区、择校入学;制定具体措施响应“双减”政策,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公民。

  (三)加强基层治理,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怕担当问题,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进一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公路村村通、户户通问题解决好;结合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同时帮助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实现二者一体化融合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文 郑诚/图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