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转型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作为“双碳”目标的排头兵,工业企业的碳减排责无旁贷。省政协委员、苏州大华企业集团董事长顾明华认为,目前工业产业迭代升级时间紧迫,能源浪费和产能低效的情况仍然存在。为此他提出建议,多措并举推动江苏中小型制造企业降碳。
“在5G时代,工业企业实现模式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与互联网相结合,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效率提升的增速器,同时也在‘双碳’目标、绿色制造扮演着重要角色。”顾明华建议,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以及手段、通过链接应用以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据贯通、要素汇聚、价值创造等,促进生产效率以及节能减排的提升。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机器结合,建立起最优能效的生产方式及模型,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最终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
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顾明华认为,还应利用好各级节能减排的技术和平台。一方面,企业内部可以在研发上勇于探索低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寻求低碳替代产品,打造高质量、绿色供应链;另一方面,依托基于云计算或物联网的能耗智能监控等平台,通过在线采集用能设备的能耗、运营和控制信息等数据,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能耗漏洞,提出并实施优化措施,实现对能耗的监测、设备的运营优化,降低负荷,最大化企业的能效价值。
此外,顾明华也提出推动企业自建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储能电站。“光伏作为清洁高效能源,发展前景广阔,企业可通过在闲置的屋顶上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把毫无利用价值的屋顶,变成了随时变现的资产。”顾明华认为,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储能电站建设,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有利于消减电力尖峰负荷,有利于节约优化配电网投资。
为追踪碳排放路径、把控排放总量,顾明华还建议,推动建立工业产品的碳排放认定和碳效码体系。他认为,要依托能源大数据中心,以破解碳效测、评、治为导向,通过对水、电、煤、气等不同部门层级的数据进行共享与融合,通过解构碳排放“基因序列”,进行企业碳排放数据统计与核算,根据行业碳排均值划分碳效等级。同时,把碳效码底层平台与企业码打通,为每家规上工业企业描绘“碳画像”,把标识信息放在企业码端口上,实现了工业企业碳效查询“一码了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