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去年,国家正式确定徐州作为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谢士灵认为,徐州应抓住此次重大历史机遇,高质量做好徐州副中心城市建设,从而真正使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此带动苏北地区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长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苏北大地,成为未来几年江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徐州是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历史上以产煤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以工程机械、煤炭化工、钢铁、水泥建筑材料等重工业生产为主。近年来,徐州市委、市政府着力调整经济结构,锐意创新经济转型,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谢士灵也指出,徐州仍与苏南、苏中地区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相较相差巨大,表现在国内大企业进入得少、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少、行业领军企业少,每年自徐州毕业的大学生们很少会留下来创业,城市的创新能力不足,对汉文化挖掘传承光大远未显现,国内重要交通枢纽的自然禀赋未能得到充分发掘和彰显等。
基于此,谢士灵建议,省委、省政府积极把握国家刚刚确立徐州为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机遇,加大力度积极争取中央政府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以此加快推进徐州城市发展,提升徐州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徐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助力徐州早日实现崛起。
同时,江苏应对徐州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好全方位总体的科学规划,包括对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等,并做好城市建设元素搭配整合平衡,将徐州现有的工程机械、医疗服务机构、生命医药科学、高校专业,两汉文化遗产,交通自然资源等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检讨、梳理类选,对标对表全省、全国同等量级的城市,重新对徐州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科学定义,以全省融合发展的理念来补充徐州发展中要素短缺的问题,从而真正让徐州的发展早日步入快车道。
此外,谢士灵提出,江苏可以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强力支持,包括从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吸引政策、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内高校重点专业设点、省内重要高科技研究院所来徐设立分支机构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