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麦两会④丨“双减”后评价机制需跟上,莫让学生迷茫
2022/01/20 11:56  新华报业网  

  年过6旬的赵阿姨家有一对双胞胎孙儿,今年孙子孙女刚上小学一年级。恰逢双减,虽然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老师的素养有信心,但由于低年级不考试不排名,难免担心孩子们的适应和掌握情况。

  赵阿姨是交汇点新闻的老粉丝了,昨天她找媳妇儿帮忙,化身“拍客”,参与我们#拍客问两会# 话题,她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在刚刚起步的一二年级,能够出台更多的人性化措施,帮孩子们在家长高质量陪伴下更好迈入新学期。

  #拍客问两会# 双减后小孙子学习怎么搞

  连麦委员

  “双减”后,家长和学校该怎么如何调整?赵阿姨的这个担心和建议,我们 “连麦”了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

  “这位奶奶不必焦虑,一二年级的孩子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学科素养的提升,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运动习惯、阅读习惯和劳动习惯,而不用急着知道孩子的分数。”戚校长说,“双减”背后真正想减的内容有三个:

  一是减去束缚学生成长的禁锢,关注儿童的个性舒张。当我们一味追求分数和成绩的时候,我们的眼睛里是看不到儿童的。那样的教育只在乎怎么让儿童被动适应,而不在乎儿童主动选择。儿童天性会被压抑,不是我们希望的“活泼泼的儿童生长样态”。

  二是减去困扰家长的极度焦虑,缓释“不确定性”和“无力感”,让教育和成长回到正常的轨道。

  三是减去教育(学校)背负的过重的社会期许。教育要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需要放眼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而不能被区域性的、暂时性的社会要求所“绑架”。教育自身的长期性、浸润性特质,需要有安静的学习氛围,单纯的学习要求,做教育该做的事。

  委员说

  提案摘要

  1、进一步减轻教师的负担,能够通过市区教研部门的研训时间的科学安排,研训内容的精心设计,让各学科老师能有更高质量的专业培训,同时,减少各类项目的检查及台账准备,让老师们在每天的工作中有更多精力聚焦教学改革,聚焦双减后的作业研究。,

  2、建立课后服务专业团队的引入机制。 “双减”目前主要依托的还是学校的力量,但是每一所学校的力量还是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校际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还有很大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3、通过评价机制让学生看得见自己的成长,让家长消除迷茫和焦虑。目前,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建立具体的评价机制,省里虽然出台了《义务教育学生作业管理规范》,市教研部门也出台了相关学科的学生学业标准,但是相关配套的评价手册没有到位。目前,小学生在期末仍然在使用《成长脚印》,建议尽快修改。减少繁琐反复的习题训练,增加问题解决的情境、策略选择的可能、结果应对的优化,产生“真的学习”,学会“有用的知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 王建旸/文余勤雍/视频杨晓珑/图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