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智改数转”)作为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抓手,受到代表委员的广泛认同。此前印发的《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提出,通过三年的努力,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数字机遇时不我待,对于制造业大省江苏而言,以“智改数转”激发数字经济的“牵引力”,既是巩固优势,也是抢占先机。从行业龙头实践工业4.0到中小企业加速上云,在这场企业与政策的双向奔赴中,不少江苏企业已经通过“智改数转”,尝到了制造变智造的甜头。苏州冲刺“工业第一城”,各市制造业加“数”前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让江苏制造业的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目标已经确定,解题更需费心。“智改数转”是一场制造业的“华丽转身”,潜在回报很高,但实现难度也大。尽管目前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推动“智改数转”的意愿强烈,但也普遍存在战略目标不够明晰、转型规划不够深入的情况。“信息孤岛”林立,转型人才稀缺,成本负担偏重,投资风险较大……最大可能地为企业缓解主观顾虑、解决技术难题,是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的关键所在。种子开花结果离不开沃土呵护,以“智改数转”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样需要精心培育优良的环境,让广大企业真正“敢转”“愿转”“会转”。
为“智改数转”厚植沃土,需要政策工具箱兼顾多样化与精细化,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差异。龙头企业虽然较易获得资金等要素支持,但因体量大、牵涉多,“转身”难度也更大。对这样的企业,各地要在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对标世界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并分行业分领域制定好示范标准,最大程度地发挥引领作用。而中小企业则需要巧借东风,通过可复制的路径、一站式服务以降低“转身”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从实践来看,苏州工业园区推出的“智改数转研修课程”,昆山广泛开展的智能制造企业线上自诊断工作,常熟引进的服装柔性生产、柔性供应链服务平台,对中小企业推进“智改数转”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还要进一步培育为“智改数转”提供支持的服务商,鼓励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发挥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支撑作用,让“智改数转”的难度降下来、收益提上去。
“智改数转”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围绕“智改数转”的配套政策和机制,也应更注重前瞻性、战略性,实现动态优化、效应叠加。以优良环境推动“智改数转”顺利开展,数字经济将成为江苏转型发展当之无愧的关键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