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苏豫党报联动聚焦“向世界讲好大运河的中国故事” 让中国的运河之水在世界舞台流淌
2022/03/09 07:21  交汇点新闻  

  流淌2500多年的大运河,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也是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运河类遗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如何挖掘、传承、弘扬大运河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让大运河进一步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文化纽带,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流动舞台?来自京苏豫三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享他们的探索和思考。

  □ 北京日报记者 武红利

  千年大运河,自诞生之日起就背负着联通中国南北的重任,如今正在联通、沟通世界。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大运河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发挥大运河在推进国际合作和民心相通中的作用,要重点讲好运河自身、区域文化和漕运制度文化三个大运河故事,用好用足“千年文化”这个“超级IP”,让世界更懂中国,也让中国更好融入世界。

  从负担着中国南北经济动脉的漕运通道到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正闪烁着文明之光。“讲好大运河故事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张颐武说,古往今来,运河承载着人类互联互通、共享资源的美好愿望,提示人类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从字面上讲,“运”意为运输,有联通的功能。千年运河滔滔不绝,运河文化生生不息,长期以来发挥着互通有无、传承文明、沟通民心的作用,是展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精神的宝贵文化载体。

  重点要讲好哪些故事?“首先要讲好运河本身的故事。”张颐武说,世界上有500多条运河,分布在5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有运河文化。运河本身就是国际对话交流的通用语言。只有讲好运河本身的故事,才能引发共鸣,为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奠定基础。

  “运河有独特的魅力,与自然水系不同,要靠人工开挖才能形成。”在张颐武看来,运河是人类意志改造的成果,其开挖过程就体现了人类改造环境、努力生存的顽强生命力。同时,运河实现了人力工程与天然水道的一体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运河开凿、引水、蓄水、防灾等都需要技术维护,浓缩着历代人不断学习、超越、攻坚克难的心血与努力,“一条运河能一直留存至今,也客观反映当地运河技术水平,是文明的具体体现。”张颐武说。

  “其次要讲好两岸文化故事。”张颐武说,大运河区域的社会文化是由运河及其所流经区域一代又一代人积累形成的。京杭大运河跨越8个省市,包括北京段、天津段、河北段、河南段、山东段、江苏段、安徽段、浙江段,历经多个朝代,曾有“商船往返,船乘不绝”的盛况,以区域划分形成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文明;以种类划分,沿岸逐渐汇聚起茶艺文化、饮食文化、桑蚕丝绸文化、地方戏曲、民间曲艺,积淀了古典园林、藏书楼阁、桥梁古塔,沉淀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的命运始终与漕运制度相伴相生。讲好漕运制度文化,可以让世界更懂中国。”张颐武说,漕运制度曾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制度,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是各朝各代执政者政治管理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反映了中国传统制度文化建设与发展特质。

  如何讲好“三个故事”,让大运河文化在推动国际合作和民心相通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做好文化挖掘工作,把讲故事的底子打深、打厚。”张颐武认为,中国大运河贯穿5大水系,溯游1797公里,联通南北、贯穿古今,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是流淌的、活着的,是点、线、面结合的线性文化遗产。把故事讲好、讲活关键是要挖掘沿河流域古村落、古建筑、口述历史、传统技艺等内容,这些都能成为生动的故事素材。

  张颐武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力度,充分发挥跨区域、跨部门协调机制作用,推进沿河八省市加强文化内涵挖掘工作,建立机制,一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文化旅游发展、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沟通合作。发展文旅产业,推动文旅文创和遗产保护融合发展。做好文化遗产“活化”工作,通过引入新技术手段,加强文化展示,让大运河遗产文化内涵更直观、更精彩。

  □ 新华日报记者 胡兰兰

  无论是大运河之于江苏,还是江苏之于大运河,都是至关重要的。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常住人口占全省85%,经济总量占全省91%,大运河串联起9座国家创新型城市、38个国省级开发区,沿线分布着54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转化为‘文化空间’,是江苏讲好运河故事的创新亮点。”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军看来,大运河开凿、发展、兴盛的历程就是一部中华文明演进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丰富、联动、升华的历史。它也是一条中国联通世界的文化纽带,是展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精神的文化载体。

  “最中国的故事,应该有最世界的表达。”柯军说,基于这样的理念,江苏演艺集团推出“大运河主题音乐会系列”。这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指示、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长廊建设要求而推出的一系列运河主题作品,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彰显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理想为核心文化内涵,包含歌剧《运之河》音乐会版、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合唱交响曲《大运河》、国风音乐会《听·见运河》四部作品。“这些作品是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它们连通文化与科技,连通历史与现代,以一种更生动的方式,广泛传播大运河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让大运河文化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风采。”柯军说。

  去年9月,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携手天津、浙江、北京、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交响乐团,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式上,千人交响合唱《大运河》,将大运河江苏段数千年的风土人情、民俗风物娓娓道来,生动勾勒出大运河独特的人文风貌,蕴含着深厚的故土情怀。

  呈现大运河开凿历史的歌剧《运之河》更是填补江苏歌剧15年“空白”。虽然讲的是中国历史故事,但采用现代音乐的表达形式,自2014年创排以来,这部歌剧在国内外巡演均受到高度评价,曾荣获第二届中国歌剧节六个奖项七个大奖,赴欧洲巡演被评为“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运河文化带的“江苏名片”。

  “为了更好将传统歌剧艺术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2020年我们又自主完成拍摄制作4K歌剧电影《运之河》,用现代电影科技将艺术难度最高的歌剧搬上大银幕。”柯军说,歌剧电影《运之河》的拍摄,用当今国际歌剧界的流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江苏故事。

  江苏还推出交响曲《大江南》、锡剧《显应桥》等舞台作品,在国内多地上演,为江苏擦亮“运河”名片发挥积极作用。柯军建议,江苏成立大运河文艺创作采风展演基地,补足原创力量不足的短板,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创作生产体系,形成集创作采风、展演推广、文创开发于一体的基地,为千年运河文化寻找“精神家园”。“我们应该把‘大运河主题音乐会系列’这样能够跨越语言甚至是文化差异的艺术形式,更大力度推向运河沿线城市和全国,推向全世界,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运河的声音。”柯军说,希望通过创作更多舞台精品,推出更多彰显江苏精神、时代气象的大运河题材扛鼎之作,构建和表述大运河的文化记忆,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大运河的故事、江苏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高品质建设,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

  不久的将来,来自江苏、来自中国的运河故事也必然会与世界产生越来越多的共鸣。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成立中国大运河学会,办好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推动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升格,促进运河文化国际传播交流合作。当前,江苏也正在探索通过旅游、互联网、跨国展览、国际学术交流、友好城市互动等方式,用“运河”这个世界共有的文化符号讲述运河与人类命运的故事,让大运河文化在推动国际合作和民心相通中发挥作用。

  □ 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被誉为“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更是引发国内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后申遗时代”,如何高起点、高质量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工作?怎样梳理好运河历史文脉,向世界讲好新时代大运河故事?

  “以东都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介绍,隋唐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满足粮食等重要物资的运输需求,推动政治一统、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支撑唐宋盛世。

  在马萧林看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主要目的是平衡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成果。在运河沿线考古发掘发现的洛阳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浚县黎阳仓遗址等,这些关系国家命运的国家粮仓充分印证了大运河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功能。

  粮仓只是千年运河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千百年来,大运河流经河南区域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沿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9处,国家非遗项目66项,并坐落着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大古都,商丘、浚县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河道、码头、河堤、水工设施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孕育了许多与其密不可分的文化与习俗,如江河号子、木版年画、民间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见证过千年繁华盛世,经历过困顿落寞,如今又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马萧林感叹,河南是大运河河道路线最长、流经古都最多、运河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且地处“一带一路”、黄河与大运河空间重叠区域,理应扛起让古运河重生,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文化故事的使命。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命运并不取决于申遗成功的那一刻,而是取决于申遗之后建立的长效管理和利用机制。”马萧林说。

  首先,要全面梳理河南段运河资源,提炼重要的、独特的标识。下大力气将大运河庞大而分散的显性与隐性文化资源进行发掘和盘存,形成涵盖文字、图像、视频等权威、统一、动态的数据库,把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提炼出来。以“一河揽千年文明”为核心,重点打造大运河独特的标识工程,创新保护和展示方式,强化遗产保护和文脉赓续,积极融入现代生活变得可感可触,提升公众的认同感。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开馆就成网红打卡地,扬州还以古运河码头剧场为核心,结合船坞市集、运河人家等不同场景打造运河演艺主题公园,在传承运河文化的同时收获可观的产业经济效益,这些经验值得河南学习。

  同时,要系统规划,统筹好资源、环境、交通、产业等要素。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大运河河南段打造成为中华历史文明核心展示区、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创新区、大运河文化开放合作先导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近几年,河南不断加强与国家规划有机衔接,拓展大运河遗产从地理空间向文化空间的延伸,突出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公园、安阳殷墟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洛阳依托回洛仓、含嘉仓,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对洛河、瀍河等运河故道采用生态清淤、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方式,建成纵贯洛阳市区的洛浦公园,打造城市绿色廊道、生态轴线,再现山水相间、城水相依、林水一脉的运河两岸风光;开封则利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宋代文化发掘研究,力图再现千年帝都汴河润城的文化风貌。

  当前,河南正在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全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河南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这个超级IP优势,进行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把文化遗存和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把历史文化名城和运河文化贯通起来,将沿线古城串联起来,打造成运河文化旅游长廊,共同发力形成联动效应,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也为文旅强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马萧林说。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