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 | 让更多“新农人”与土地双向奔赴
2023/03/13 10:42  新华报业网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与魏巧代表交流中的讲话,连日来给广大“新农人”带来极大的激励。总书记提出“我们现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我们的年轻人、知识分子,也要双向流动。一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成为新市民,另一方面农村对人才需求很大”,更点明了当下推动“新农人”和土地双向奔赴需着力打造的时与势。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镇江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则有8700余人。“魏巧”们离乡返乡的轨迹,鲜明展示了总书记所说的“双向流动”,折射着中国城乡的巨变。魏巧、孙振中夫妇,一个是江苏种田大户之女,一个是河南普通农民之子,求学之路的目标之一曾是跳出“农门”。凭借把握时代机遇与个人不断努力,这对优秀青年已然挺进到专业领域前端。良好的教育机会,优质的科研资源,城市培育这一代走出乡村的年轻人成为“新市民”。幸运的是,非凡十年的中国故事里,农村不再像过去那般仅是回不去的乡愁。土地在呼唤他们,土地也在吸引着他们,最终成就了一场场新时代的双向奔赴。

  这是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双向奔赴。乡村热土积蓄起磅礴的内生动力,为广大人才、优质劳动力提供了才华的施展空间。作为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江苏自古就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新时代十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在江淮大地展开。江苏依靠持续努力端稳了饭碗,拥有较为齐全的农业产业类型,具备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实力,筑牢了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厚实家底,也给“凤还巢”的“新农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这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双向奔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创新和改革驱动。既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还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答好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的时代命题。我们在乡间田头看到的操作无人机的农二代、提供全流程现代化服务的退役军人、用“北斗”系统导航种地的前IT业人士,正是新时代的农业发展“答卷人”。

  “这方面国家要有一些导向,有一些政策支持”,总书记对推动人才返乡入乡作出具体指示。我们在一线采访中了解到,抱着满腔热情来到乡村的优质劳动力不少,但留得住、待得久的人员比例还不尽如人意。各地要改良“宜业土壤”,提升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水平;用好“宜人政策”,兑现、落实国家各项涉农与人才补贴补助;营造“宜居气候”,关心关爱“新农人”,切实帮助解决生活后顾之忧,让“新农人”的创业理想化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实模样。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新农人”与土地的双向奔赴,大势所趋、时不我待,希望的田野呼唤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晓映 钱飞 艾培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