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相信孩子的智慧,尊重儿童的自主”“当好青年成长的守护人”,今天#我有一段话 捎给总书记#互动栏目迎来盐城的两位“90后”青年教师,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
早上七点半,马安琦准时在聚亨路小学校门外值班。八点,在校园里的五星红旗准时升起后,打开校园广播,播报校园资讯。八点半,“同学们语文课快乐!”“老师语文课快乐!”以相互问好开启一天的快乐学习。每一天,迎接马安琦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
“让每一个孩子发展,让每一个生命精彩!新的一年,希望我和我的孩子们都能保持学习的能力,永远给孩子信心、努力给孩子空间、永远给孩子微笑,让他们都能自信地说出‘我能行,我最重要,我很快乐’。”在三月温暖的春光下,这位土生土长的盐城姑娘坚定说道。
马安琦于2019年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辞去苏州工业园区的教师工作后,她决定回到这片盐城的红色热土,开始她的教师成长历程。
“相信孩子的智慧,尊重儿童的自主。”作为语文老师,马安琦用孩子的语言讲好故事;作为辅导员,她带领学生寻访革命遗址,走进“抗大五分校”旧址,传承红色基因,厚植铁军精神。她不断强化自身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用“儿童化语言”浸润儿童心灵,引领学生思想,培育时代新人。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用一份初心做永远的事情。”三年多来,这个1998年出生的盐城姑娘,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纯粹,从一位年轻的教师逐步成长为“盐城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岗位能手”,更是孩子们心里的“知心姐姐”。
“哥早!”
“宝子早。”
清晨的盐城师范学院,几位学生面带微笑、手拿书本,正向他们的老师打招呼,他们口中的“哥”便是盐城师范学院青年讲师王帅,而王帅也亲切地称呼学生为“宝子”。
作为一名“90后”青年讲师,比起高高的三尺讲台,王帅更喜欢与同学们打成一片。课堂上,他的讲课生动活泼、形式新颖,同学们听得入心入神。生活中,他是天生一副热心肠,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我是老师,更是同学们的大哥哥,青年在哪里,我的工作就在哪里。”王帅说。
“共青团组织必须充分发挥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王帅说,这项工作很有挑战性,校团委重点实施了创新创业汇智行动,在第17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推报的作品《红色文化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盐城市128个烈士命名镇村的调研》获比赛一等奖。
青春有梦,未来可期。“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王帅坚定地说,他要当好青年成长的守护人,切实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强国之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出不竭的青春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惠虹
通讯员 裴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