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话长江丨医废垃圾“回炉”记
2021/08/22 16:24  新华报业网  

  消杀、收集、清运、焚烧、填埋,这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四个环节。在南京这次本土疫情中,隔离点和多次核酸检测的医疗废弃物,医院、确诊病人产生的垃圾,这些都是有可能造成二次传播的重危污染源。南京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了这次疫情中南京所有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在隔离点门口,换上N95口罩、穿上全套防护服、用医用乳胶手套将防护服袖口牢牢裹起来、戴上防护面罩,汇和的车队副主管谢海洋跟同事又坐回驾驶室,慢慢将箱式密封转运车靠近隔离点的废弃物回收点。这里的垃圾已经经过消杀处理,谢师傅把一包包垃圾放入他们的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桶,再一桶桶推回车上。大约20分钟,垃圾全部收集完毕,谢师傅二人按照标准流程脱下防护服,放入指定地点,这时两个人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大半,露出的额头和眼睛上都是汗珠。

  “从疫情开始,我们公司有130人全部投入垃圾收运处置工作,加上全省各地各部门支援的人,一共大概有300人左右。从7月20日到8月18日,我们大概收集处置了4000多吨医疗垃圾。”汇和公司厂长郭彦勐说。

  转运车进入厂区时,车辆要先进行一次喷洒消杀,然后驾驶员和押运员再次穿上全套防护服,进场卸料。卸空的转运车开到消杀房,里里外外再做一次彻底的消杀。

  这时,被卸下来的医疗废弃物,已经通过电梯送到了5楼的上料大厅,通过自动翻转进入一燃室,也叫旋转热解气化炉;一燃室的后面是二燃室,它把一燃室热解气化出来的烟气中有害物质全部焚毁;下一步的急冷式锅炉把烟气急冷为200摄氏度左右;再经过脱酸、生石灰干燥、活性炭吸附,最后除尘器把焚烧残余的粉尘全部拦截下来,这些飞灰会送去绿环废弃物处置中心安全填埋,而整个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会通过一个带有在线监测装置的烟囱排放掉,在线监测是实时检测烟气排放的指标,与区、市、省、国家4级联网,24小时监控,如果有超标立刻报警,公司会立即查找问题点,从源头处理。

  郭厂长说,疫情以来,师傅们连轴转,早晨6点出发,一趟一趟来回跑,一般要到夜里12点左右才能收工,有时甚至忙到夜里两三点。“快一个月没回过家了,大家吃住都在厂区。”郭彦勐指着不远处一排简易板房说,“那边就是职工们临时的家,我们也是尽力保障他们能吃得好、睡得好。师傅们太辛苦了,不少人身上都捂出痱子,长了疹子了。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因为都是隔离点垃圾,热值比较低,致使我们的焚烧炉出了故障。焚烧炉平时都有1000多摄氏度,一般出了故障要三四天冷却降温,这一次因为垃圾量大,压力大,第一天停炉,第二天我们工人们就钻进去维修了。当时我测了炉壁温度,有100多摄氏度。工人们10分钟换一批进去继续作业,只用了30多个小时就完全修复了。”

  郭彦勐笑着说:“这都没什么,我们做环保这一行,就是守护一片蓝天净土,为了天更蓝、水更清而奋斗。”

  

  古今交融,展现别样的“长江之美”。“古韵新声话长江”栏目是“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每周推出一期。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启动。该主题活动是以孩子成长为视角,“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将持续12年不间断地进行纪实性记录,进而反映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点击了解详情>>

  策划 任松筠 田梅

  统筹 孔德信

  文字 邓晓琦

  视频 赵宇

  制图 朱丹清 陶蓉

  “后浪”工作室出品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