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研究显示,距今约7000年前后,这一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受到全球气温与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当时的我国东部海平面约比现在高2米左右。在一系列研究过程中,5亿多年前就生活在海洋中的古老原生动物——有孔虫“功不可没”。那么,有孔虫是什么样的?科学家们利用它们找到了哪些地球演化密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保华给出了答案。
李保华介绍说,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贯通的水系与新生代欧亚-印澳-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现如今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系,与整个中国地形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的倒转,及两个关键水体——金沙江东流和长江三峡贯通密切相关。为了弄清6000至7000年前地球那段温暖的时期,我国东部古海岸线在哪里、海平面是高是低等问题,李保华想到,可以去研究有孔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李保华
“有孔虫犹如一粒沙子,个头只有几百微米大小。它身体的最外面一层是碳酸钙壳,壳上有孔。它们喜欢吃硅藻和其他微型藻类。有孔虫分为在海洋表层生活的浮游型和深藏海底的底栖型,其中以底栖有孔虫为多。有孔虫从几亿年前诞生到现在,共有2万至3万种,目前地球现存的有孔虫仍有上千种。在近岸海洋环境中,比如泥滩、沙滩,会生活大量的底栖有孔虫,它们栖息在海底沉积物表面或数厘米的沉积物中。如果它们死亡之后的壳体化石保存完好,我们就可以在地质沉积物钻探中发现有孔虫化石,通过研究,就可以揭示出古海洋环境变化的丰富信息。”李保华说。
电子显微镜下的有孔虫
通过对上海崇明岛,以及对江苏的扬州、南通等不同地区钻孔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有孔虫化石还原海洋水深状况,并通过对贝壳等材料进行放射性碳测年法,研究员们精确获得了中国东部海平面高度变化所对应的时间,从而揭示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特征与海平面、海岸线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在7000年前,也就是全新世大暖期时期,由于全球气温与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我国东部海面上升到最高水位,约比现在高2米左右。在如今的扬州、镇江地区,钻孔岩芯中出现海相化石——有孔虫,估计当时的海水、海岸线已经到达这些地区。现在的长三角地区,北至江苏连云港、南至浙江杭州等地,都曾是一片汪洋。如今的扬州、镇江地区,就已是长江的出海口。有趣的是,李保华在江苏昆山地区还发现一种7000年前的牡蛎,它紧密、竖直地埋藏在地下2米至3米,体长超过半米,年龄超过百岁。这说明,温暖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对生物生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李保华说,地质历史上曾经存在多个全球气温较高时期,比如中全新世暖期、MIS11期、晚上新世暖期。其中,离现在最近的中全新世大暖期,年均温比目前高1℃-2℃,中国东部海平面比现在高2m;而MIS11期、上新世海平面可能比现在高10m-20m,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高达350ppm–450ppm,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高3℃。“这些研究结果,均可以作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气候相似型之一加以研究,用来诊断人为导致的气候变暖影响。”总体上来说,研究地质史上不同时期的气候波动与生物演化,可以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环境响应提供参照,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古今交融,展现别样的“长江之美”。“古韵新声话长江”栏目是“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每周推出一期。
“长江大保护 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启动。该主题活动是以孩子成长为视角,“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将持续12年不间断地进行纪实性记录,进而反映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点击了解详情>>
策划 田梅
统筹 王高峰
文字 李爽
视频 王悦谋
制图 杨晓珑 陶蓉
“后浪”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