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长镜头 | 守护心灵,一位心理医生的特别“战疫”
2022/03/28 11:42  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讯 疫情来袭,打乱了市民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与此同时也牵动着大家的情绪变化。做好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抗击病毒战”,也是一场与不良情绪斗争的“心灵守护战”。

  日计于晨,站好第一岗

  “叮叮叮”,3月22日早晨6点,杨海东的手机闹铃准时响起。

  按停铃后,他便开始洗漱,简单收拾下后下楼和同事们一起等待医院专用接驳车的到来。

  杨海东是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与很多无私奉献的医护工作者一样,他也是奋战在连云港“战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默默守护着港城。

  但有点不同的是,他的工作任务不是大众熟悉的“抗击病毒”,而是守护那些疫情下焦灼的“心灵”,更准确地说是“应急病区人员心理危机干预”。

  “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居住的是工作轮休酒店,接驳车路线也是酒店和医院两点专线跑,最大限度保障我们通勤便利。”杨海东如是道。

  7点一刻,接驳车准时到达医院。杨海东熟练地换上防护服,带上口罩、手套等医护用品,与交班的同事沟通完基本情况后,便开始梳理新一天的工作内容。

  “一般来说,早晨时间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及时到岗让值一夜班的同事休息,另一方面一天的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都要在这段时间规划好。”杨海东顿了顿说,“尤其是要梳理出重点人群,比如情绪不稳定或者焦虑的患者,像我主要是以儿童治疗为主,他们年纪小更容易感到恐慌害怕。”

  有关专家表示,面对疫情反复,部分市民可能会陷入焦虑、抑郁、恐慌、愤怒的情绪中,甚至出现失眠、心慌、胸闷等不适,而这些症状都需要心理医生通过合理沟通、情绪引导来帮助患者走出阴影。

  忙碌不停,需勇更需智

  上午8点半,杨海东进入隔离病房开始工作。

  巡视病房时,他注意到一名7岁的小朋友琪琪表现出有些异常。琪琪半坐半跪在床上一直低着头,两手还不停地搓动,抠着手指,有时又拿着充电线反复卷在手指上,书包也被随意扔在一边。“头发凌乱,眼睛红红的估计刚哭过,和周围环境有些脱离,明显是紧张、焦虑的表现。”杨海东在心里默念道。

  “琪琪小朋友,几岁了呀?”杨海东走过去问。琪琪依然低着头,不愿意说话。作为医生的职业敏感让杨海东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分离焦虑症状,需要马上进行心理干预。按照往常经验来讲,这个时候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拥抱,但此时此刻不能这样做,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只能耐心地等待。

  过了一会,他轻声道:“我知道你很不开心,我以前也和我的小孩分开过,很难过,”杨海东尽量放慢语速和节奏,“你现在感觉到害怕是正常的,自己一个人在医院,已经很勇敢了”“能尝试告诉叔叔你的感觉吗?”.....

  “你看我的穿着像什么?”琪琪终于抬头看了一下:“像大白。”通过不断的关心和鼓励,琪琪逐渐放松下来心情也慢慢地平复,“大白叔叔,你以后每天都来看我一次吧!”

  当听到琪琪说出这句话时,杨海东知道自己的治疗起到效果。孩子已经对他建立了安全感,后续的沟通工作就可以慢慢展开。由于防疫要求,每次在高风险去工作时间不能超过两小时,这也就意味着杨海东很多心理疏导工作难以一次性完成,需要分成一天多次进行。“下午两点到四点,我们继续在病房巡视治疗,四点后再更新新一轮的重点人群信息,一般工作到六点左右可以换班。”杨海东说。

  时间上的限制并不是杨海东需要克服的唯一羁绊,厚重的防护服造成的沟通不便、受制于防疫要求不能携带专业的辅助器材、儿童理解能力的有限......对于杨海东这类医生来说,应急病区人员心理危机工作既需要具备踏入风险区的勇气,更需要化解情绪危机的智慧。

  众志成城,战“疫”心不慌

  “有些孩子太小,第一次离家和父母分开,不仅仅存在对疫情的恐慌。可能还存在分离焦虑,为了防止心理上的创伤,一定要早期干预。”杨海东告诉记者,现实情况中应急病区人员心理危机干预面对的情况十分复杂,不仅需要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而且还需要及时关注到父母的反应。

  杨海东介绍,患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有时候沟通起来更需要耐心,要去耐心观察寻找到突破口,给孩子建立起来安全感。“还要有效地和父母链接,首先是缓解父母自身焦虑,强调目前疾病可控可治愈,改善父母的认知。其次,还要确保父母能传递给孩子正确心理导向,防止出现远期心理上的创伤。”

  杨海东的一天,或许正是连云港诸多心理咨询师忙碌不停的缩影。本轮疫情发生后,连云港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依托“96111”热线,整合心理健康相关协会、学会,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四人民医院等专业团队力量,组建市级心理援助志愿队伍,将“96111”扩容升级为疫情期间全市心理疏导热线平台,针对未成年人、孕产妇、集中管理区域人群和其他人群等四类人群,分类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24小时为市民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情绪疏导。

  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96111”热线累计接听市民来电近1000个。每一位参与热线接听的心理医生都认真倾听,从安抚情绪、树立信心、给出个性化建议等方面进行疏导,帮助市民稳定情绪“不心慌”,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晞 刘慧洋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标签:
责编:华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