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春寒料峭,细雨霏霏。2月18日下午3点,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一楼门诊大厅里繁忙而有序,志愿者在自助机前帮患者办理就诊流程。大厅右侧,“三明医改”的宣传展板格外醒目。
2021年3月23日,就在这座大厅里,前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当时,我就在这里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三明医改的缘起、举措和成效。”站在展板前,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党委书记万小英幸福地回忆起那难忘的一幕。她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年来,三明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出医改再出发,医院的各项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今,我们向下与乡村医院结成县域医共体,向上与多家三甲医院结成对子,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同时开发完善了医共体数字化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为县乡村群众建立全面的健康档案,不断强化对患者的随医随访,对当地百姓健康做到全周期、全方位管护。”
三明医改起步于2012年,从最初的治混乱、堵浪费,到今日的建章程、立制度,当下,这个全国医改的先行者,正在推进医改再出发。2月19日,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在三明沙县主持召开全省深化医改工作座谈会时提出,当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要坚持人民至上,深化三明医改,以增进群众健康为目标,不断破解医改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轮播公示药品耗材价格。新华社发
2021年9月,三明市委市政府印发《三明市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医改再出发行动方案》。“我们的‘六大工程’就是实施全民健康管护体系完善工程、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完善工程、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程、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医防融合提升工程、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三明市委书记余红胜表示,这些新的改革举措,就是要在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看好病”和“大健康”问题。
让基层群众“看好病”,优质的医疗资源不可或缺。县级医院医师定期驻乡驻村、返聘高水平专家、与国内省内高水平医院协作、专家驻点帮扶,一年来,三明市多措并举,立体保障,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
林兴三是三明市尤溪县总医院内一科主任医师、科室主任,这两天挂包到西城分院。66岁的西城镇七尺村村民林景潭得知这一消息,一大早就跑来找林主任复诊。林景潭告诉记者,2019年3月自己到县医院检查,发现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经历了两次心脏搭桥手术。“以前看病都要去县里、市里,比较麻烦;现在在家门口就有专家会诊,方便多了。”
2021年以来,三明市还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闽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全面提升临床诊疗、特色学科、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水平。
2月11日,三明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通过远程会诊系统,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视频连线,“面对面”为一例罕见开放性颈部气管、食管离断患者进行了多学科会诊。目前,驻点专家针对疑难特殊病例查房945例,病例讨论223例,参与多学科会诊讨论17场,手术带教及复盘111例,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国家队”医疗服务。
“您好,请问是长阜村周林云吗?我是县总院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系统显示您早上的血压达到164/106mmHg,有感觉到不舒服吗?”一大早,沙县区总医院值班护士看到一体化健康管理信息平台上一名慢性病患者显示“红标”,立即打电话询问详细情况、指导尽快就诊。
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三明市把全民健康管理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各县级总医院专门设立健康管理中心,建立一体化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并根据慢性病病人病情,以红、黄、绿三标进行差异化管理,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分级、分片、分标管理,有效提供药物调整、健康指导、合理用药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
现在,像周林云这样的村民健康档案都能第一时间上传到县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如果血压什么的不太正常,医院护士就会来电话询问指导,找村医拿药也很方便。现在我坚持吃药,每天都要到村里的健康步道走上半个小时。”周林云感慨道:“现在健康有人管,很有幸福感!”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2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