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聚焦奋斗中的年轻人。他们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在奋斗中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他们中有人来自社区,是全能女管家;有人是大学生创业者,在长三角不断追梦;有人每天在城市追“脏”,只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人传承非遗,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有人国外归来只为科技圆梦。
两会期间,5位年轻人走进交汇点,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他们是“奋斗890”,他们就是你跟我!
今天,我们邀请来第一位嘉宾刘明,一起来听听他的奋斗故事!
我是刘明,是牧星智能的创始人兼CEO,是个85后,我们公司是做智能仓储、智慧物流方向的。在过去十几年里,我长期执着于一件事:利用技术,提升效率。
我之前在亚马逊工作,2014年年底到2015年,我管理的整个仓库每周的效率在亚马逊中国都是第一名,这个时候就想找到新的挑战。我们把全球亚马逊库房的数据都拉出来,发现亚马逊在全球排第五名。
仔细研究后发现,排名前四的库房全部都在使用机器人。于是我就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就这么跟机器人结缘了。在机器人这个领域,有时候亚马逊只是自己使用,不对外销售,因此我觉得这里面有比较大的创业机会。
2015年,我加入韩国电商Coupang,负责规划和实施Coupang,仁川第四运营中心——10万平方米级别的AI仓储库房。
2016年我决定回国,到江苏苏州来创业。考虑的是江苏是一个制造强省,有可以成长的空间,有人才的加持。一开始,我们的方向是以优势的AI算法为核心大脑,来赋能仓储机器人。但投资人对此并不感冒,相比于一套看不见摸不着的AI算法,一台能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的仓储机器人更容易拿到钱。
2017年11月,我们第一次把硬件和软件产品整体推出来。还记得第一次客户答应签约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忐忑。产品就像你的一个孩子一样,第一次出去有各种的担心,它会不会走路,能不能走好。通过这第一个项目,逐步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项目,我们的产品不但为客户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也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
不仅仅是在机器人产品上,像传统的堆垛机、穿梭车,都会使用到AI算法。未来我们可能也会把这些算法,往一些其他的设备上平移。
希望不论是我们牧星智能,还是咱们整个江苏省的制造行业,聚焦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将来可以成为我们江苏省智能制造的一张名片,服务好国内客户的同时,走出国门、走向全球。
策划:任松筠 孔德信
统筹:刘海琴
文案:钱晶晶
摄像:杨玺 王子杰
剪辑:杨玺
包装:高鑫 杨晓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