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要迅速展开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计划,通过“研磨”技术、“嫁接”智能、补链强链,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这为今后江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实现“老树发新枝”是江苏发展的重要命题。纺织、冶金、轻工、建材四大传统产业是我省工业的重要支柱,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规模跃居全国前列。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外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传统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增长和发展后劲不足,加快改造升级、实现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种树的人都知道,要想“老树”发出“新枝”,要先学会“修剪”,懂得“断舍离”。“断掉”传统粗放式发展的路径依赖,“舍去”落后产能,“离开”以高能耗高物耗和低价格竞争为主的老路。只有干净利落的“修剪”,才能孕育发新枝的希望。当然,“修剪”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盲目“一刀切”“剃光头”,不能急于求新求变,否则,不仅长不出“新枝”,还有枯萎的危险。要根据传统产业的特点,有坚守有舍弃,在保留优秀传统工艺等基础上,稳步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改革,才能给“老树”带来新的生机。
要想“老树”发出“新枝”,要学会“浇浇水”,用源头活水的浇灌来活络筋骨。从企业自身来说,要瞄准新机遇,捕捉市场新需求,用创新理念、创新技术来浇灌。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从小技改、小攻关、小改造着手,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生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从政府角度来看,要打破种种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的精心浇灌,给企业创新更大的空间。江苏出台“不见面审批”“科技改革30条”等,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为企业技术创新赋能,也为“老树”发“新枝”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想“老树”发出“新枝”,何妨来点“嫁接”、注入些新能量。比如,拥抱新技术,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丰富的技术手段创新产品和服务。苏宁“触网”放手一搏,智慧零售催生新业态,掘金新市场。比如,“嫁接”智能化生产、绿色技术,带来高质量新发展。徐工装上智能大脑,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再比如,注重引进高技术人才,引入全球先进生产管理理念,在全球产业分工和消费升级中重塑价值链。积极“嫁接”新工艺、新手段,才能让“老树”有更大的可能发“新枝”。
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通过“修剪”做减法,通过“浇灌”“嫁接”做加法,精心培育、精准发力,传统产业这棵“老树”就有可能发“新枝”,迎来新的春天。
交汇点记者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