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调研行 | 连云港江浦村:产业+生态,移民村变身城市“后花园”
2020/05/03 23:15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蓝天之下,青瓦白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4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江浦村,“以前家前屋后全是泥巴路,下雨天出个门回来就落得满腿泥,这几年,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村里绿化成了大公园,还有了省定标准的一流幼儿园,生活品质翻了好几番!”村民李新和拉着记者,忍不住地“炫耀”。

  泥泞的乡村土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在村史馆里,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对比出了19年来江浦村的巨变。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江浦村已创成了“省级AAA级景区”“江苏省文化示范村”“国家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国际级美丽宜居村”,蝶变为海州城区的“后花园”。

  土地流转+就近就业,村民腰包鼓起来

  江浦村是2001年由郎墩、包埠、龙江、团结4个村合并而成,全村4000多口人,近一半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从石梁河库区搬迁而来。合并之初,村集体的账上欠着156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仅有3000多元。

  由于离镇区较远,2010年以前,村民们挣钱主要靠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只能种植些水稻、小麦,总体经济效益差。村党委书记李罗华介绍,靠着土地流转发展产业,江浦村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村民高希兰几十年前嫁入江浦村,现在儿子在苏州工作,女儿也已出嫁,如今老俩口自己住,生活很惬意。“我们家原来每年就靠种点粮食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家五口就挤在几间瓦房里,年年都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后来村里搞土地流转,我们家10多亩地都流转给合作社,一年流转费1万多元,我和老伴在村子的蔬菜大棚里打工,两人每月也有5千多元的收入,日子好着呢。”高希兰开心地说。

  江浦村共有土地12000多亩,目前8500多亩都已流转到了村里,通过引进生态果蔬、特种养殖、淡水养殖和花卉苗木等规模产业,既把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又在家门口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现已带动全村1千多名劳动力就近上班挣“双薪”。

  随着农家乐、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的红火,村民们增收致富的路径更宽了,“以往村民还需要通过外出打工谋生,现在村里65%以上的村民都实现了就地就业,大家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4万余元。”李罗华说。

  农业+休闲观光,产业支柱强起来

  走进江浦村里的海州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超8000多平方米的智慧农业体验中心内看不到几位工人,全部都是高科技。“这里集中展示了果蔬园艺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你看,这些金叶甜菜、紫叶生菜等品种运用的就是水培、雾培、基质培、椰糠培等新种植模式。”李罗华介绍,作为一个可生产、可观赏、可品尝的高科技农业体验场所,目前智慧农业体验中心免费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体验。

  依托智慧农业体验中心,近年来,江浦村充分利用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主打乡村游概念,形成了观光采摘、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产业,江浦村成功申报了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

  来到村里的集瑞园农业采摘园,负责人张建平正在大棚里忙碌。作为江浦村第一批乡村旅游从业者,张建平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单体钢架日光大棚,占地面积达22亩。“大棚里主要种植了10来个品种的西红柿,还有小黄瓜、彩椒、长辣椒等供采摘,隔壁还有个占地14亩地的大棚,主要种植甜瓜。”张建平介绍,之前最火爆的时候,采摘园一天接待了25辆大巴的游客,平时的话,每逢周末也有几百人来采摘,乡村游相当红火。

  在江浦村,除了集瑞园,还有慢时光多肉植物园、张小晶葡萄采摘园等一批“网红”乡村游经营主体。在休闲观光农业的拉动下,村里每年接待游客数超10万人次,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收入可达160万元。

  民生+环境,村居村路新起来

  促进经济发展,不忘民生改善。近年来,江浦村在振兴乡村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城镇化、公共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的“新三化”建设,把村庄布局、功能配套、基础设施统筹起来,建成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

  如今,高标准建设的江浦新村已然成了连云港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全村986户村民,已有近300户入住240平方米的“小洋楼”。“现在真的好过啦,像我这样的老汉,也能住上新房子,做梦都能笑醒啊,这周围有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健身房、乡村大舞台,天天都跟过年一样!”73岁的村民范吉岭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又启动了二期工程,目前正在规划中,建成后可改善近160户村民的住房。”李罗华告诉记者。

  在市、区、镇的共同努力下,江浦村先后投资近亿元,新修建了24米宽的龙浦大道,道路两侧全部装了太阳能路灯,还新建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并积极开展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绿化等工程,实施改水、改厕“两改”工程,对道路、河道、房屋外立面进行全面整治,给整个村庄换上了“新装”。

  现在的江浦村,村党委有活力,村“两委”有合力,干部致富有能力,党员工作有动力,集体经济有实力,全面小康的画卷正在江浦村徐徐展开。

  交汇点记者 吉凤竹

  通讯员 王一平 王贵珍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