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03:46)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今天的“听·见小康——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我们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王水,谈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医疗系统应如何“重整行装”。
王水
口述|王水
王水:小康跟我们(医疗)的关系非常大。比如以前有个胃癌(患者),希望到好一点的医院治疗,但是异地医疗(费用)报销不了,有的人(为了看病)把房子卖掉、把地流转(出去)。但现在(异地医疗费用)是可以(报销)的,这些人群就可以(有)多点选择,他可以选择南京,可以选择无锡,也可以(选择)在当地(看病)。
另外,这几年(国家在)医保各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以前即便是进入农保的,钱也很少,用完以后又不够。现在的话,不仅仅农保给他提上来了费用,更重要的就是,像肿瘤、心脏病、脑溢血这些大病,大病医疗(保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老百姓免除了后患。这样,老百姓花的钱往往就能够承受。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就明显降低了。
图源:视觉中国
白衣执甲,日夜奋战。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王水委员在抗疫的过程中,对医疗系统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王水:我们医务人员,这次疫情也是战斗在第一线,切身感受到我们有些方面还都要完善,不仅仅是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完善,(还有)医疗、康复、管理体系,各个方面都(应该)完善。(这)对未来出现疫情,如何尽快、更好地战胜(它),还是有帮助的。
除了完善医疗系统,在健康生活中,社会公众实际上需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王水:这次大家就看到武汉有很多的志愿者,奔波于一线,当然出发点是好的,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能不能平时,我们就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一个培训。
另外,通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到老百姓对病毒(几乎)一无所知。因为人类到现在为止,只有对5%的病毒比较了解,绝大多数病毒实际上是不清楚的。但是毕竟病毒还是有规律的,那我们平时的健康知识,如何进行一些预防,也很重要。所以,民众健康意识的树立、卫生习惯的改变,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就是我讲的要把一些“防”做在前面。
图源:视觉中国
正如总书记所说:“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王水委员表示,希望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王水:妇幼是个体系,它关注女性的一生,把防、治、康结合在一起,不是单独地从医疗的层面去理解。另外就是(对)青少年的关怀,不仅仅大病医疗要做好,更重要的是把预防工作做好。在这方面进行一定的投入,把妇幼体系建得更好。我觉得(这样)对小康的贡献就比较大。
你也想说说自己的小康故事?
别着急,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分享
联系邮箱
xinhuabaoye1234@163.com
栏目热线
025-58681634
说出你我的故事
听见小康的声音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监制:任松筠 田梅
统筹:董晨 朱威 韦伟
记者:沈蕾
剪辑:陶蓉
配音:董双
检校: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