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07:39)
从“一颗蛋”起家,到如今坐拥年营业额1.5亿元的大型餐饮企业,顺佳快餐当家人沈文才在见证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用诚信与执着,诠释着“良心企业家”的内涵。
以诚致富的沈文才不忘回报社会,从一顿校园免费餐开始,到守护贫困家庭的孩子,让小康的“接力棒”传递得更远……日前,“听·见小康”大型融媒体行动走进苏州,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沈文才的爱心故事。(请听文章开头音频↑↑)
郭巷街道中心食堂内,工作人员正在为社区老人配餐
口述|沈文才
我叫沈文才,今年52岁,我是苏州顺佳快餐的创始人。作为餐饮企业,我觉得食品安全和营养品质应该放在第一位,我希望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能帮助到周围更多的人。
上世纪80年代,位于苏州古城东南郊郭巷街道的姜家社区,还是一片低屋矮瓦的村庄。这里的村民除种地外,多以禽蛋交易为营生。刚走出校门的沈文才便是其中一员。一辆三轮车、两个竹篓子……沈文才的创业之路从这里开启。
沈文才:我们村上都是做鸭蛋的生意,附近有个吴江八坼镇,这个地方好多农户都是养鸭子的,我们去收购他(们)的鸭蛋,拿到市里去销售,每个蛋我赚一两分钱,一天大概挣20块钱。
随着市场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光鸭蛋品种太单一,我们开始从南通、盐城采购鸡蛋,从零售转向批发。每天应该是在四五千斤蛋,市场份额估计占苏州的十分之一左右。
做事先做人。在沈文才看来,哪怕只是一颗小小的蛋,安全和品质都是应该放在首位的。
沈文才:鸡蛋、鸭蛋呢,外观看来,看不出它的好坏,只有我们内行人仔细看,才知道蛋品质的好坏。
我们所出去的东西一定是要质量最好的东西,不能害了消费者。
沈文才
诚信是最好的名片。秉承“质量第一”宗旨的沈文才,很快就迎来了创业路上最重要的一次转机。而良好的口碑也迅速带动了业务量的攀升。
沈文才:当时社会上好多食堂都给外面的人承包了,我就开始转行做团餐,承包企业食堂。
我做的起点比人家相对高一点,人家那时候都是搞店面,我搞工厂化厂房。那时候我接的第一个食堂只有300个人吃饭,两个月过后,我接的一个比较大的单位,有5000多号人。我那时跟员工讲的第一句话,我们要有好的产品,一定是要有好的原材料,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017年5月,郭巷街道开始与沈文才合作,为当地老人送餐。郭巷街道的工作人员龚敏杰认为,正是“放心”快餐让各方“安心”。
每天中午,社区老人都能吃上顺佳提供的“放心”快餐
龚敏杰:顺佳餐饮在这一方面做的,(在)苏州市至少是比较好的,顺佳考虑到老人的健康问题,在保证口味的同时,尽量减少盐、油的使用。现在老人的反馈挺好的,我们作为政府(部门)也特别地放心。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餐饮业遭受到了巨大冲击。在经历了最初的停滞后,信誉度高的顺佳快餐很快逆势发展。
沈文才:2月份、3月份,对我们企业的影响是蛮大的,随着5月份学校开学,慢慢进入正轨,今年相对来说还稍微扩了一点点生意出来。因为随着疫情(的出现),有些不怎么规范的小企业,人家公司不敢用了,都找我们信誉度高一点、比较规范的企业。
工作人员对食材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新鲜健康
从不卖“一个坏蛋”的承诺,到“质量第一”的坚守,沈文才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第一目标”。从创始之初的20名员工、1000平方米厂房,到拥有600多名员工、2万多平方米厂房,如今每天可为10万人提供送餐服务。2019年,顺佳餐饮年营业额突破1.5亿元。对于“顺佳”的发展之路,老街坊沈郴都看在眼里。
沈郴(郭巷居民):沈文才从一个鸭蛋开始,踩着三轮车,后来转型慢慢做餐饮企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打拼,自己企业越做越好的同时也帮助到了很多的困难人员。
沈文才的捐赠证书
“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投身食品行业35年来,沈文才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不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富裕。
沈文才: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的要求是50岁以下,但是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人,我们可以放到65岁,把他们吸纳进来,照顾他们,让他们干活比较轻松一点。
(公司)每天用菜的量,大概要10万斤,周围零散的农户种的所有菜,我(都)可以包销,而且我的价钱高于批发价钱的5%,让农户提高收益。
多年来,沈文才一直坚持帮扶困难学生
这些年来,沈文才早已是当地人口口相传的“郭巷好人”。2017年11月,他还登上“苏州好人”榜单。在沈文才看来,做人做事都离不开“良心”二字,而“爱心”则可以将小康“接力棒”传递得更远。
沈文才: 从2003、2004年开始,我每年大概资助五六十个小孩子,(每个小孩)一年餐费大概将近1000块钱。2010年开始,我跟学校说,餐费不缴的同时,每个小孩我每年再捐助1000块钱左右。
我们也走出去过,(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有个渔洋关中学,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去捐了二三十万,给他们改造饮用水体系;贵州毕节有个火把小学,我们去捐了一部分电脑,每个小朋友捐了书包、鞋、文具用品。我现在每年拿10万元钱(作为)教育爱心扶贫基金。
我们餐饮行业是良心行业,(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良心放在第一位。我们也是从贫苦(中)慢慢走出来的,自己的条件相对来说各方面好了一点,能帮助一部分人,我觉得也比较开心,会一直做下去。
沈文才的小康心愿:
所有餐饮企业都能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让老百姓吃上安全美味放心的食品。
你也想说说自己的小康故事?
别着急,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分享
联系邮箱
xinhuabaoye1234@163.com
栏目热线
025-58681634
说出你我的故事
听见小康的声音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监制:任松筠 田梅
统筹:董晨 朱威 韦伟
记者:纪树霞
音频:刘畅方达
视频:刘畅方达
配音:董双
检校: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