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两万,绣女八千”——说的便是苏州的镇湖了。
镇湖位于苏州高新区沿太湖湖岸线二十余公里的滨湖带,该地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全街道现有人口两万,共有八千绣娘从事制作生产刺绣,与该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在三千人左右。
通过近二十年的着力打造,镇湖刺绣已经成为当地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支柱性产业,规模较大,体系完整。镇湖刺绣产业的年收入,已达6亿多元。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镇湖苏绣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发展模式:成立苏绣协会、政府牵头引导;规划特色绣品街和刺绣艺术馆,刺激旅游业发展;积极完善配套服务。
在优势资源的支撑之下,镇湖的许多绣坊都在积极探寻,结合时代特色,利用新媒体手段,尝试走出一条“智慧苏绣”之路。
年轻绣坊:新媒体带货成主流
三十来岁的王振宇穿着一身黑色运动装,留着黑色板寸,看起来干脆利落,精神气十足。他是苏州镇湖本地人,自己雇了一些年轻的本地绣娘,在镇湖绣品街上经营一家小型绣坊。
店铺很小,一眼望去,没有成堆的屏风、挂画,反而都是一些素雅清丽的旗袍、别致小巧的团扇、精致秀雅的围巾等。
“我们一般不走量化的路线,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些设计,会有一些创新的东西在里面。”王振宇一边拿着单反相机给绣品拍宣传图,一边介绍。
年轻的王振宇很注重自己店铺的宣传,他拿着手机给记者展示自己的公众号和微博账号,“我的公众号和微博粉丝都上万了,接到的大部分单子都是人家在网上预订的”。
他微博最近的一条动态是刚刚拍摄的一组苏绣宣传图,平时王振宇还会更新一些自家设计或是合作设计款的旗袍、框画、围巾、蒲团、胸针等,反响不错,粉丝源也相对稳定。除此之外,他还发布过一个介绍苏绣的宣传片,观看量达到了5.2万次,甚至挤进了微博视频人文艺术类排行榜前30名。
工作之余,王振宇就观看着和苏绣有关的视频,在纸上圈圈画画,“苏绣这门技术是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的,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市场和未来,才不会被其他东西淘汰”。虽然门店不算热闹,但王振宇却忙个不停,他的手机提示音从没间断过,微信消息声、支付宝到账声……不停响起。
不仅仅是王振宇,绣品街上很多其他店铺都用新媒体开辟了宣传渠道。据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协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建立了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宣传镇湖刺绣,镇湖旅游区也在通过网络宣传刺绣。据返利网2019年1-8月数据统计,线上平台刺绣类产品销售中,苏绣在四大名绣中的增幅最快,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34.34%,订单量同比增长达49.69%。
在公众号“苏绣小镇”上,游客可以获取镇湖苏绣相关活动的消息,通过镇湖VR游览功能足不出户感受苏绣的精美和镇湖的风土人情。此外,公众号提供的“出行锦囊”还能帮助游客一键安排镇湖旅游的行程。
大师绣坊:网络直播引客流
近几年网络直播风也刮到了镇湖的绣坊中。“我们大都是直播做刺绣,不以卖东西为目的。”梅红绣庄的店员刘厶源向记者介绍。
刘厶源刚从美院毕业就从重庆老家来到苏州,加入了梅红绣庄,目前主要负责绣品的设计和监督。
而梅红绣庄的创始人卢梅红是苏绣界的领军人。卢梅红曾获得“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多项赛事的金奖,技艺精湛的她致力于让苏绣“走出去”,为苏绣的发扬贡献了重要的力量。梅红绣庄规模不小的店面里,摆满了卢梅红亲手绣成的精美作品。
刘厶源表示,开了直播教学之后,许多人都慕名来学刺绣、买绣品,还经常有古装剧组批量定制苏绣绣品,许多企业也都会来定制绣品用来装饰和收藏。
除了苏绣门店,卢梅红还在镇湖创办了卢梅红刺绣艺术馆。艺术馆空间更大,每层都放满了种类多样的绣品,除了普通苏绣店常见的屏风外,还有挂画、摆件、围巾、口罩、手表等。在一层和三层,许多绣娘正加紧刺绣,其中几个正在赶制剧组的订单,还有的在给客户绣人物肖像。梅红绣庄的店主透露,通过微博、微信等的线上平台引流,他们月均销售额可以达到50万元。
刘厶源介绍,最常见的屏风、挂画等苏绣一般标价上万元,价格都比较昂贵,用途也较少,很少有人愿意买,“所以我们近年来都会尝试做一些改变,会更新我们的绣品样式和用途”。梅红绣庄增绣的衣服、脸谱、文创、口罩等绣品强调融入生活,这样就扩展了用途,不再单纯局限于装饰。
除了在绣品种类和用途上进行变革,梅红绣庄还在刺绣图案上做出创新,不再纯粹地绣山水、花鸟,而是也增添了现代风格的图案,把西方油画、中国的山水画以及摄影作品绣成刺绣。
据镇湖刺绣协会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卢梅红,许多苏绣大师都在进行创新,尤其是在针法的研制上。她介绍,传统苏绣针法只有几十种,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针态美学需要,所以就有了针法研制、光线运用等现代创新手法。
“比如王丽华老师比较擅长绣制青铜器,她自创了‘八工针’绣法,使绣品具有青铜材质的感觉,仿佛实物摆在眼前,栩栩如生。还有邹英姿老师自创的‘滴滴针’,特别擅长表现细节,可以将刺绣画面中的光影变化和丰富的细节层次感表现出来。”
刘厶源表达了她的期望:“现在很多苏绣还是有点局限在画里面、框里面,我们还是想要创新,争取把刺绣推广出去。”
随着苏绣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对苏绣的发展问题也更加重视。2017年11月的第十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上,镇湖街道设立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苏绣)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部地合作模式,促成了镇湖苏绣与著名时装品牌东北虎的跨界融合,为镇湖苏绣经营者提供了优势资源,以加快“智慧苏绣”的转型与发展。同时,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已与国家一级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苏绣小镇,建设文旅融合先导区,直接为绣坊引流。在新生绣坊探寻“智慧苏绣”之路时,正是有了政府的关注和扶持,许多绣坊才能大胆尝试,让绣坊焕发新生命。
龚宇涵 秦梓文 徐佳硕
指导老师 杨晓霞 高山冰 庄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