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料峭
一番春意换年芳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
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来临
每一个寒冬
都是为春天而来
生活向暖春将至
二十四节气里的健康智慧
为你开启2023年的四季轮回
节气养生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过后,即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要顺应时节,做到饮食有节、养心藏神、适当运动、养气固精。
此时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尤其是头颈、后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要戴帽子,出门前、临睡前不宜洗头。注意背部保暖,日常可着件背心,以保肾阳。老年人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当此时节也需防燥,多饮温水、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等。
日常起居
《黄帝内经·素问》曰:“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应注意保护阳气,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另外,因“冬应肾”,冬天经常叩齿(即上下牙互叩),有益肾、健肾的功效。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可助肾中阳气升发,有利健康。
科学防疫
小寒过后,临近春节,大家纷纷返乡过年。在人群密集的路途中、走亲访友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当下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能够减少重症发生的可能性,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同时,要继续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聚集、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返乡初期做好健康监测,减少与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性疾病者的接触。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请科学防疫,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食疗养生
小寒是进补的好时机,此时应以温补为主,尤其要重视补肾防寒,食物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羊肉是温补的首选食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对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等虚证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大枣粥,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山药粥,则有养肾补血的功效。
小寒食经
谷类:黑芝麻、黑米
杂粮类:燕麦、红薯
蔬菜类:山药、木耳
肉类:羊肉、牛肉
果类:红枣、葵花籽
小寒药膳
山药当归红枣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适量,葱一根,盐适量,料酒一勺,当归2克,红枣10个。
做法:羊肉冷水下锅,将焯过水的羊肉捞出备用。山药去皮切滚刀块。将羊肉、山药、红枣、当归、葱、姜放入锅中。在锅中放入一勺料酒和适量净水,大火烧开。水开后,撇去浮沫。调小火,持续煲一个小时,在汤中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御寒补肾,健脾养胃。
审稿专家
束雅春 江苏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
请点击“江苏健康家庭网”,科普宣传品资源库可免费下载健康宣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