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今天我们迎来
夏季的第四个节气
——夏至
“至者,极也”
盛夏由此开始
日照充足,雨丰昼长
绿茵浓郁,蛙鸣蝉吟
万物生机盎然
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夏至,意味着炎热的天气正式开始,此时人体阳气最盛,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不要喜冷贪凉。夏至后,暑湿交织,固护好阴、阳之气,才能免于后续失调之病。夏季养生重在养心,情绪上应该尽量保持平静、舒畅,不宜焦躁、着急。
日常起居
夏日昼长夜短,睡眠也要随之“夜卧早起”,以顺应自然,如晚上睡眠时间不足,最好睡午觉补足。中医养生提倡睡子午觉,子时23点前入睡,午时11点—13点间小憩15—30分钟,可以舒缓紧张和疲劳,宁心安神。运动时应尽量避开阳光强烈的时间段,以早晚为宜。运动强度不可过大,以减少汗液消耗。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科学防病
人体为了适应夏季炎热的气候,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导致抵抗力下降,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睡眠进行调理。此外,高温、高湿的气候给病原微生物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请注意饮食健康安全,保持手卫生。
夏至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自夏至到立秋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通络等方法,可以治疗一些好发于冬季的虚寒性疾病。比如中药穴位贴敷,直接刺激局部穴位,使气血流通顺畅,有助于扶正固本。
食疗养生
夏至饮食调养应调理胃气,可食用绿豆汤、清粥,食用新鲜、应季蔬果,如冬瓜、空心菜、葡萄、西瓜等。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可多吃苦菜类蔬菜。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偏清泻类食物,脾胃过于虚弱者不宜食用。
推荐膳食
五谷杂粮类:燕麦、血糯、高粱、黄豆
蔬菜类:苦菊、马齿苋、茭白、萝卜、冬瓜、苦瓜、丝瓜
肉类:猪肉、鸡肉
乳蛋类:鹌鹑蛋、牛奶、酸奶
水产类:鲤鱼、带鱼、蛤蜊
果类:西瓜、荔枝、芒果、桑葚、山楂、椰子
节气食谱
荔枝百合炖雪耳
荔枝味甘、爽口、香甜,具有补脑、美容、改善失眠等功效,百合、雪耳有助于清心安神、润肺止咳。
食材:鲜荔枝肉250克、鲜百合250克、雪耳干100克、雪梨500克、莲子100克。
做法:将上述原料洗净,荔枝去壳除核,雪耳泡发好撕小块,雪梨去皮切成方粒,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水,炖约三十分钟即可。
审稿专家
束雅春 江苏省中医院药学部主任
请点击“江苏健康家庭网”,科普宣传品资源库可免费下载健康宣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