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的第六届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百名医德之星”评选结果揭晓。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近日,“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第六届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先进事迹。今天,一起来认识“十大医德标兵”刘荣海——
他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打造慢病防治新模式;他昼夜流调溯源,当好疫情防控战场的“侦察兵”;他倾情捐资助学,资助生活困难的5名孩子十余年……他就是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荣海。
开拓创新
全力打造慢病防治新模式
《黄帝内经》有载:“上医治未病”,说的是高明的医生能够预防疾病。在刘荣海的职业生涯中,高血压、高血糖、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
2000年,全省启动慢性病防治工作,当时作为盐城市卫生防疫站慢性病防治科科长的刘荣海大胆创新,在全省率先启动了17万余人的盐城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基线调查和流行现状分析,在摸清盐城市慢性病流行情况“家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一体化慢性病综合防控门诊的设想,并积极付诸实践。
对于大多数农村慢性病患者来说,求医方便、费用节省是最大的心愿,而在盐城地区,这种愿望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我们可以自己过来测血压、血糖、身高、体重,国家的医保政策可以减免一部分,对我们来说减少了很大的负担。”慢性病患者张先生说。
为了实现慢性病防治科学化的目标,刘荣海带领团队多次下基层走门串户,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2002年10月,刘荣海与同事一起完成了《盐城市慢性病综合防治社区诊断报告》。2016年,盐都区建成了慢性病从发现到治疗、管理、预防为一体的综合防控门诊建设新模式,并在2011年建成为苏中、苏北地区唯一的第一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他的努力下,截止2021年底,盐城市已有6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有慢性病防控综合门诊。
“门诊发现了糖尿病患者,转诊到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发现的病人,双向转诊到专科门诊,专科门诊诊断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的信息,又反馈到区疾控中心,形成一张区、镇、村三级的防控网。”盐城市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慢病科科长成标灯说。
不畏风险
疫线彰显使命担当
新冠疫情发生后,已经担任盐城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的刘荣海更忙了。在疫情防控一线,他既是指挥员,又是参谋助手,更是战斗员。同时,他也是同事心中的“定心丸”。
2022年4月15日,射阳县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一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刘荣海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指导当地展开流调和疫情处置工作。由于感染病例来自农村,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流调工作时间紧、难度大。“我们要以快制快,在时间、手段、人员上跑赢病毒,这样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刘荣海说。
流调溯源、疫情处置、风险研判……刘荣海带领团队每天工作到夜里2点,累了就在办公室和衣而卧,凌晨5点又爬起来赶快进入下一个流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起疫情仅仅用了三天就处置完成。“有刘主任坐镇,我们心里都有定心丸。” 射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金加洪说。
“我最佩服的就是刘主任出色的专业能力。我们每次遇到模棱两可的密接、次密接,需要专家组判定的时候,刘主任都会第一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准确判断,我们的溯源工作才更加高效、精准。” 射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情报中队中队长张鹏说。
胸怀大爱
资助灾区孩子十余年
在刘荣海办公室的抽屉里,放着十多封来自四川什邡的信件,这些是他一直珍藏的“宝贝”。翻开信纸,稚嫩的字体,真挚的语言,常常让刘荣海心潮起伏。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刘荣海赶赴四川什邡市进行卫生防疫应急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他结识了5名生活困难的孩子。
“当时,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为这些受灾困难的孩子做点事情,基于这个出发点,我和后方的党员同志商量了一下,我们一致决定资助这些孩子。”刘荣海回忆。
这一帮,就是14年。在14年的时间里,刘荣海和同事们一起承担了这些孩子所有的学习费用,学习、工作之余,他们彼此之间经常以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2011年,刘荣海还邀请孩子们来盐城参观学习,鼓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走出家乡,闯出更广阔的一番天地。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尹涛就是其中一名受资助的孩子。“地震发生后,我的家庭遭遇了很大的变故,困难之中,是刘叔叔给予我关心和帮助。在他的鼓励下,我走出了困境,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尹涛说。
医者说
把专业做到极致,是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毕生的追求。
——刘荣海
视频出品: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承制:江苏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江苏城市频道、我苏网
请点击“江苏健康家庭网”,科普宣传品资源库可免费下载健康宣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