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系列征文(14):能看好一个是一个

  “强国复兴有我”系列征文持续推送中。从1954年立志学医至今,她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儿童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中。85岁高龄时,她依然活跃在儿科门诊一线,至今已治疗约3万名哮喘儿童,被称为“最美医生奶奶”。她就是中国好医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盛锦云。让我们从征文中感受她恪守医德、心系患者的无私大爱。

  尽己所能呵护“祖国的花朵”

  小时候,我和家人住在博习医院的一个诊所,经常看医生护士给病人打针、治疗。父母的引导,加之在诊所里耳闻目染的熏陶,我从小便立志要做一名医生。

  1954年,我考上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大学期间,我日夜苦读,取得了所有功课满分的好成绩。当时的我想选内科或者妇产科,因患儿不能自述病情,儿科又被称为“哑科”,着实不好做。彼时恰逢国内开始大规模发展儿科医学事业,学校鼓励优秀医学生参加儿科专业学习。几经思虑,我最终是选择了儿科。俗话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我愿意尽己所能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早年身体好时,一天看100多个患者是常事。看着一个个孩子重获健康,是我最大的慰藉。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病情,作为医生要靠经验来观察分析、去伪存真,才能作出准确诊断。几十年如一日,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诊治风格,对每一位患儿做到“望闻问切”。首先我会看患儿的神态,从眼睛、喉咙到手指等身体部位的细微反应;还要闻体味,包括口腔、排泄物有无异味;再问家长病史,病程短按每天发展情况问,病程长则以症状变化情况来问;最后才用听诊器、压舌板等检查工具做鉴别诊断。

  如今,我仍然在门诊一线工作。有些人不能理解,说我这个老太婆不在家好好享受,也不出去玩,还在这里拼命做什么。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我的脑子清楚,不会看错病、不会开错处方,我就是要看,能看好一个就是一个。

  治愈患者,也被更多人温暖

  1959年毕业后,我被选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工作。之后响应国家号召,和医学科学院的同事去了甘肃,在酒泉总寨医院工作。8年的西北工作经历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也更加坚定了当一名良医,为病人排忧解难的信念。

  在甘肃酒泉,一次傍晚时出诊,远处的一位老奶奶朝我大喊:“姑娘,你身后有‘虫’。”心里惦念患儿又没有当地生活经验的我,并不理解这句善意的提醒。老奶奶见状,只好叫来儿子,一路拿着铁锹护送我,这才把后面的两只恶狼赶走。怀揣着感动,我赶了十几里路来到患儿家中。此时孩子因为腹泻严重,已经奄奄一息,小手因为严重脱水已失去弹性。奋力抢救了几个小时后,孩子终于转危为安。

  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原来不只是我在治病救人,老乡也救了我!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一种相互依存、彼此温暖的关系。

  医生要有割股之心

  我非常幸运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年轻时,学校、单位一直培养我、督促我。上了些年纪,又遇到改革开放这么好的一个环境。

  1979年,我从甘肃返苏,来到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做儿科医生担子很重,很辛苦,我却乐此不疲。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治疗儿童哮喘的GINA方案,1995年正式推广。当时大众对哮喘的知晓率不高,哮喘治疗也很不规范,哮喘儿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做了半辈子儿童呼吸科医生,我知道这个方案对儿童的哮喘治疗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于是,接下来的二十余年,我坚持为儿童的哮喘规范化治疗助力,除了临床工作,还要培训医生,给家长做科普。要改变家长的想法,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想到这个我就很焦虑,甚至睡不着。看到家长乱用抗生素,我有时候会发火。但是仔细想想,自己还是有责任,没有做好解释、科普工作。所以,我后来组织学习班,把家长聚在一起进行科普宣传,如为什么不用抗生素治疗等内容。对医生、护士、家长进行培训,需要做的事有很多,这是一项啃骨头的工作,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新时代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人才辈出,医院里有一大批骨干,如今他们都能挑起重担,未来还需他们去奋斗,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

  近几年,我也会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医学知识科普。在门诊,我一天最多也就看一百多个人,很难对每个患儿家长讲得很细。但是做科普直播,一场有好几万人同时看,还可以在线解答问题,帮助更多的孩子。

  我父亲常说,有割股之心的人才能当个好医生。希望所有为医者都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做一名好医生。

  作者简介

  盛锦云,女,1935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系。1979年调入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担任儿科教研室副主任、小儿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历任全国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组委员、全国哮喘协作组华东地区负责人、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等,荣获2020年“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1月月度人物、第七届中国儿科终身成就医师等表彰。

  请点击“江苏健康家庭网”,科普宣传品资源库可免费下载健康宣传品。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