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系列征文持续推送中。连日来,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员们奋战在雪域高原抗疫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江苏速度和江苏担当。他们中,有这样一群“侦察英雄”,他们每天挑灯夜战,流调电话声飘荡在清寒的午夜;他们化身大白,勘察现场,重走病例日常路线,与病毒近距离“交锋”。每一份流调报告的背后,都凝聚着他们争分夺秒、废寝忘食的坚守和付出。今天,让我们从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流调队队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王嵬的自述中,感受队员们不怕辛苦、“疫”往无前的担当精神。
8月初拉萨疫情暴发后,因为有省内和援沪抗疫经验,我推迟了已经预约好的胆囊手术,毅然决然主动请缨,支援拉萨抗疫。在这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面对缺氧、头疼、失眠等高原反应和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挑战,我坚持完成了工作。每当队友们担心我的身体状况,我总是宽慰大家说:“只要疫情没结束,不管什么困难,我都能克服。”
凌晨时分,微信通知又响了起来,群里在分配新一天的工作任务。“领活儿啦!”我专注地盯着电脑,这就是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流调队日常工作的开始。
每天早早起床之后,我们就一刻不停地与拉萨当地志愿者一起打电话、接电话,说话说得嗓子都冒烟了,才知道水忘了喝;肚子咕咕叫了,才想起来饭忘了吃。
流调队每人每天都要完成多份详细流调报告,队员们为了能得到最为确切的一手信息,除了最常见的电话流调,还要进行现场实地勘察。遇到排查对象电话停机或只说藏语等情况,还需要公安干警帮助协查其他联系方式,藏语老师帮忙翻译。白天沟通、记录、跑现场、写报告,晚上要对当天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通过在线例会进行讨论,大家常常忙到凌晨才能结束当天的工作。
作为队里的消毒技术人员,我也时常要到一些重点场所,如阳性患者家中、集中隔离点等对环境进行终末消毒、对当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现场指导。在高温下,经常穿戴全套二级防护,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
为了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不出差错,从防护服的穿脱到消毒剂的配制、使用,再到针对具体消毒对象的方法选择,事无巨细,每次都进行深入浅出地演示、讲解,直到确认大家都听懂了、会做了、能做好了,才放心地让大家开始工作。由于高原氧气稀薄,又佩戴着医用防护口罩,“不好意思,稍等,让我喘一会儿”,这也成了我夹杂在专业指导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结束现场工作后,虽已满身大汗,我们也没时间休息,换好装备,又立刻奔赴下一个目的地。
拉萨疫情尚未结束,我们流调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虽然辛苦,但是我认为,作为公卫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国家培养了我们,到了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要迎难而上、“疫”往无前,不怕辛苦、无私奉献,守护人民健康,彰显新时代公卫人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简介
王嵬,江苏省援藏抗疫医疗队流调队队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
请点击“江苏健康家庭网”,科普宣传品资源库可免费下载健康宣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