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区行·新疆篇⑧】北塔山牧场:大山深处的幸福生活
2022/10/07 10:35  光明日报  

  从师部五家渠市出发,穿过将军戈壁,翻过乌龙布拉克山,再经过近6小时的颠簸,车子终于驶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

  来到这里,眼前一亮。从牧场观景台远眺,一栋栋依山而建的红顶白墙的新居错落有致,羊群散在缓坡上,犹如镶嵌在金山上的粒粒珍珠。

  北塔山牧场地处中蒙边境,守护着近70公里的边境线。这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全年大风天气近300天。

  “过去,这里‘有山没有树、有沟没有水、有地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北塔山牧场副场长崔毅杰告诉我们,北塔山曾是国家级贫困牧场,偏远、贫瘠、高寒横亘在牧场脱贫致富的道路上。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阻断兵团人屯垦戍边的豪情,也没有阻断兵团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步伐。打赢脱贫攻坚战,“硬件”“软件”齐发力——牧民们告别了涝坝水,用上自来水;告别了煤油灯、蜡烛,用上电灯;告别了“搓板路”,通上了柏油路……牧场建设突飞猛进,场区面貌日新月异。

  “建场之初,牧工逐水草放牧,居住分散,生活不便。”崔毅杰说,现在,人们从毡房、土坯房搬进了现代化小区,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跟随崔毅杰的脚步,记者来到牧场居民巴合达·居马拜家中,客厅装修一新,书房宽敞明亮。13岁的女儿巴合达尔·巴合达放下手中的手工,指着山下的学校给我们看:“那就是我们的学校,多漂亮!那是大操场……那边是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

  “这孩子喜欢跳舞,过去,只能在露天广场上练习,一到冬天,天寒地冻只能作罢。如今,牧场有了设施齐全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想啥时候去都可以。”妈妈插话说,能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年四季跳舞,巴合达尔·巴合达可开心了。

  对于巴合达尔·巴合达来说,还有一件更开心的事儿:当护边员的爸爸每隔10天就可以下山与家人相聚。而在过去,山路崎岖,路况不好,父亲很久才能下一次山。一条条崭新的道路,连通了北塔山和外面的世界,也引领着人们走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夜幕降临,牧工群众三三两两,在蜿蜒曲折的观景台木栈道上散步。绚丽的灯光映衬着街心广场,巴合达尔·巴合达和小伙伴们唱着歌、跳着舞,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本报记者李慧王艺钊)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