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情暖 茉莉芬芳 爱国爱澳薪火相传 澳门故事更动人 文化互鉴民心相通 "中国脉动"更强劲
2019/12/22 11:00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江苏与澳门的文化、社会交流丰富多彩,教育合作不断加深,跳跃在苏澳两地的"中国脉动",越来越强劲。

  【爱国爱澳薪火相传 澳门故事更动人】

  

  江苏台记者 王鹏:“这里是澳门最著名的地标,大三巴牌坊。今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几乎天天都会有各界人士在这里举行庆祝活动。经历四百年风雨沧桑的大三巴,也正见证澳门的辉煌新生,我们就从这里,一同出发去感受澳门与内地、与江苏文化互鉴、民心相通的脉动强音。”

  

  12月的澳门,"回归""20周年",是飘荡在大街小巷的主旋律。12月初在澳门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学界青年大汇演"上,澳门青年学子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其中不少学生正是今年7月来江苏的"新时代同心行"澳门青少年学习参访团成员,当时参访团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也唱响了同样的旋律。

  

  澳门大学学生会会长 陈嘉敏:“我从江苏回来之后的话,我们有一个分享会,会跟我们其他的中学生,还有我们的大学生有一个分享,我就希望更多的青年可以走进内地,自己去感受祖国的发展。”

  

  澳门科技大学前校长 许敖敖:“通过江苏了解我们的伟大的国家,增加他们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同感跟自豪感。”

  

  一母同胞,血脉相连,越来越多的文化与青年交流更拉近了两地人民的心。在大三巴牌坊不到两公里的孙逸仙博士大马路上,"第36届公益金百万行"活动正在进行。这项由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组织的活动,36年前发起时,仅是聚焦澳门当地的慈善公益、紧急救援,现在,它已成为澳门与内地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

  

  澳门日报读者基金会副会长 澳门江苏联谊会会长 岑展平:“澳门现在跟祖国融合在一起了。当时我们都记得江苏阜宁龙卷风就应该很多的房屋都破坏了,我们就捐了,就给灾民重建其中一部分。”

  【文化互鉴民心相通 “中国脉动”更强劲】

  

  如今,江苏和澳门如同两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一带一路"沿线,两地在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日趋频繁。两地定期互派学生举办主题夏令营,举办苏港澳青年精英论坛已成为惯例;江苏充分挖掘利用特色文化资源,举办"水韵江苏相约澳门"江苏文化嘉年华等文化交流活动;江苏卫视在澳门举行的跨年晚会,也已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品牌,极大推动澳门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和祖国认同。

  

  全国政协委员 梁励:“经过不同的活动,增加了澳门群众对江苏省的认识,增加大家的视野,让我们一国两制,尤其是爱国情怀薪火相传。”

  

  江苏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张松平:“我们特别注重加强苏澳文化、教育、青年等方面的人文交流,因为这是培养澳门同胞祖国认同感、国家意识的重要步骤,为国家‘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我们江苏应有的贡献。”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韦伊、王鹏、毛俊、魏玉卿 澳门莲花卫视 报道)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