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春城老师是滨海初级中学的一位老师。我和她结识两年多,素未谋面,却已经像老朋友一样了。聊天时,隔着手机屏幕,我总是能感受到远方那颗热忱的心。相谈甚欢,也许就因为气场相投吧!
第一次见到费老师的名字,是在我们一次助学行动中。她选择了两位贫困孩子进行长期资助,而且名字好听又好记,我便对这位爱心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再后来,这个名字一次次的出现,爱心包裹、爱心书包、为支教团队筹路费……水滴公益的活动,总是少不了她。
去年秋天,她凭一己之力,募集了两三千本书,亲自打包、邮寄。这些书填满了甘肃陇西种和中学的图书馆。那时候,我才知道了她的真正身份:滨海初级中学的一位老师。
不久前,她跟我说,想把自己助学的经历写一写,希望能给读者们一些启示。当这篇长长的文章发过来的时候,我看得眼睛湿润了,心里是满满的感动。原来,费老师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很长,但是我请求你,读下去,读完。
你,一定会有收获。
——小鱼
静候花开——我的助学经历和感受
资料图片
这篇文章的由起,是又到暑假了,不少公益团体开展各项助学活动。想起一年前水滴公益群里对于资助方式的质疑,当时很有感触,就想写这样的一篇文章,但是未能静下心来完成。今年假期下决心把这篇文章完成。下面我将选取多年来我助学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和大家分享。
我的第一个助学的对象是我参加工作第二年(1991年)做班主任时班级里的一个贫困学生。刚开始,我并不清楚这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只是发现这个男孩子作为初中生在我班级显得特别矮小,但是学习非常努力。我对他的关注自然就多一点。后来,有学生告诉我,这孩子每天都不吃早饭上学。
我从别的学生处了解到这孩子家庭状况比较特殊,决定去进行一次家访 ,到了孩子的家里,发现他家里的贫困比我想象的严重的多,他有一个精神不太正常的母亲,一个没有什么劳动能力的父亲,孩子二叔成家后由于家庭贫困,二婶留下一个小女儿走了,这个女孩就成了他家的一员。家中两间房,门窗都没有安装,只是用芦柴篾编的席子挡风雨。
看到这样的状况,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家访后,我做了一件极为简单却需要天天坚持的事情:我每天在学校食堂吃早饭的时候,多打一份,留着等这孩子到校后吃。这件事我坚持了一年,直到我调离这所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疯妈妈,居然有一天让这孩子带了一篮子鸭蛋给我。我很是感动,但坚持让孩子带回家,我希望孩子能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哪怕不吃,拿到集市上换点生活必需品也好。
后来我调离农村回到县城,三年后的一天,这个孩子突然找到了我,告诉我他现在在我们县最好的高中读书,看到这孩子长高了,不再是原来的又矮又小的样子,我很开心。在他临走的时候,我嘱咐他,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记得找我,我会尽可能的帮助他,他高兴地点点头,说;“老师我记住了!”孩子很争气,高中毕业考上了天津南开大学新闻系。
大三的暑假,孩子再一次来到我家,欲言又止,我想他肯定是遇到了难事了 。我让他有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一定想办法帮他解决。他说开学就上大四了,但是学费没有着陆。我知道他一定是能借的都借遍了。当时我们工资比较低,家里刚买了汽车,没有余钱,我们夫妻商量一下,决定找人办贷款。刚好我的一个同学的丈夫在信用社工作,我们就请他帮忙拿了2000块钱的贷款。我记得很清楚,我同学的丈夫也是很有爱心,叮嘱这孩子,以后如果有需要直接找他就行。
这笔贷款,我们压根就没想让这孩子还。到期的时候我们就帮他还了。没想到多年之后,我突然收到一张3000元的汇款单,上面的留言是“师恩难忘”。
我分享的第二个助学故事是一个在我家住了三年的女孩的故事。这也是我班级里的学生,她家在城乡结合部,家中有三个孩子,她是家中的老大,父母都是农民,有三个孩子读书,负担比较重。当时刚上初一,我们学校需要上晚自习,这孩子家离学校较远,父母又无来回接送的条件,所以家里萌生让她退学的念头。
我听说之后,与他父母进行了一次长谈,动员他们继续让孩子读书,她父母都是老实人,跟我说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舍得让孩子辍学呢?我果断的决定帮助这小姑娘解决现实的问题,让她无条件地住我家,因为我家当时就住在学校家属区,不用接送,小姑娘可以自己上学放学,除了周末回家,其他时间都免费在我家吃住。
小姑娘学习很用功,一直是我班级的第一名,在年级也名列前茅。中考的时候成绩优异,本可以读我们县最好的高中,可她却选择了另外一所教学质量不好的普通高中,因为这个学校按她的中考成绩可以免除她高中三年的学费。我们当时都为她感到惋惜,可是三年后她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惊喜,以超出一本分数线几十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成为那所高中的骄傲。
毕业后进入华为工作,找了一个同在华为工作的精英男,结婚时特地邀请我作为女方的代表出席了她的婚礼,现在一家三口在南京幸福地生活。每逢过年的时候回家一定第一时间联系我,我也像闺女回家一样的喜悦,准备上丰盛的菜肴招待他们一家,每当听到她女儿甜甜的叫我奶奶时,都按风俗包上一个压岁红包给可爱的小家伙。
我分享的第三个事例看起来似乎与学习没有关系,而且这孩子家庭也不贫困。但是我觉得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助其成人,也是助学的一种方式。
这小姑娘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但不在我班级,认识她是一个偶然。我在学校安排我巡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小姑娘经常站在班级门口。我特地找了个时间,向她的班主任了解关于她的情况。从她的班主任口中我得知这是一个问题学生,个性叛逆,对自己要求比较低,课堂上散漫,有时会乱起哄,所以科任老师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经常会罚她站在外面。
一方面我很好奇,这么小的一个姑娘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另一方面我认为光用惩罚教育是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应该了解清楚这女孩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
我首先把这个小女孩找过来了解情况,我和她的对话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我没有一丝训斥和鄙视,而是把她当做一个朋友看待,我亲切地称呼她小家伙,多年以后她谈论起来还非常喜欢这个称呼,在我面前依然用“小家伙”或者“小妞”自称。因为对话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她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我很快从小家伙的口中得知她的家庭状况,了解到她的成长经历。
原来这是一个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而寄养在别人家的孩子。她上面有一个姐姐,父母一心想要一个男孩,生下她发现是个女孩,感觉似乎有点多余,加上当时计划生育比较紧,所以根本没有把她带回家,而是寄养在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妇人家里,一直到这个老妇人生病不能带这孩子了,她父母才把她接回家,因为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和父母的感情比较疏远,她从不叫爸爸妈妈,而是称呼他们叔叔阿姨,(有一年春节,她爸爸用六百块钱压岁钱哄她,让她叫爸爸,她倔强地就是不叫)。
而且她总是认为父母偏向姐姐,不喜欢她,所以在家里的表现总是不能让父母满意,她爸爸脾气又比较暴躁,没有耐心教育孩子,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叛逆的小姑娘经常挨打,有时还被罚跪。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较好的引领,而且还缺爱,这只会让她更加的叛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家访,指导一下她的父母怎样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
她家就在我们学校附近做调味品生意。我很快就找到了他们家的门店,快过年了,店里特别忙,她父母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能和我谈话,我一边帮她妈妈理货,一边和她说着话,从谈话间,我觉得她的父母还是很爱她的,只是由于平时做生意比较忙,忽略了她,而且因为她学习成绩不好,表现也不如人意,所以对她的处理有些过激。我告诉她妈妈,对这个孩子一定要换一种方式教育,一定要给予更多的无私的爱,才会让她改变。她的父母非常感激我的家访。我也希望她的家庭能有一定的改变。
资料图片
在我家访后不久,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一天晚上已经八点多了,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小家伙”打来的,告诉我她没回家,有人要带她和另外一个女孩去苏州打工,工资是六千块钱一个月,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对她说,老师工作快20年了,一个月不过才一千多一点,你们没有任何技能的孩子怎么可能挣这么多。我劝她赶紧回家,她说是趁着人家出去叫车的空档打电话给我的。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我觉得不放心,立即骑车到她家,不巧的是她父母晚上有应酬,都不在家,只有她姐姐在家,我把情况的严重性告诉她的姐姐,让立即联系她父母,幸好她爸爸及时报警,根据那个打给我的固定电话找到了她和另外一个小女孩,警察当场带走了那几个哄骗他们去苏州的人。
小姑娘回家的第二天,我去她家看她,她妈妈教育她说,你将来可以不认我这个妈妈,但一定要记住这个老师,要不是老师及时告知,你今天已经不知被卖到哪里去受罪了。就在我的不断关注下,“小家伙”初中毕业了,选择了一所职业学校读完高中后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从事收费工作。如今,儿子都四岁了。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矛盾时,孩子教育遇到问题时她都会联系我,我或者听她倾诉,或给她适当的指点。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她都会提前给我送上祝福和小礼物,今年刚好上夜班,3月8日休息一起来,直接发个微信红包,说是迟到的祝福。只要有一段时间不联系,她就会发个微信问我“还记得我这个小家伙吗?”
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三个助学的故事,只是因为这一路走来,遇到过许多人对公益活动持不同的态度。特别是最近几年,微信开始流行,朋友圈经常见到各团体或个人推送的一些活动,周围的人各抒己见。
记得去年水滴公益有为边远地区困难的学生寻找资助人的活动,我自己选择资助了两个孩子,在微信朋友圈帮助转发了相关寻找资助人的信息,有个同事特地跑过来问我怎么操作。我把方法告诉她后,她突然来了一句,那这个被资助对象要是不懂得感恩怎么办?我说我根本都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我的理念是只要这个需要资助的孩子在我的资助下,能完成学业,能走出贫困,能自食其力,过上平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这就足够了。
我对那位同事说,如果你还没做任何事,就心中存有疑虑,那就不要做好了,因为我觉得你这不是做公益,而是一种投资。
资料图片
去年冬季到来的时候,水滴公益推送一个给新疆的一所学校的困难学生捐赠棉衣和学习用品的爱心包裹活动,我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信息,立即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其中有一个直接在下面评论说,谁家还没有几件闲置的孩子的棉衣呀,就是要我们自己寄送太麻烦了。我觉得怕麻烦只是一个借口,爱心不够才是真的。
但是也有一个叫建华的朋友,一声不响回家收拾好家中双胞胎儿子的棉衣,还有一些学习用品和两本适合小学生读的课外书打包好直接给我送过来,听说还需要围巾和手套,又陪着我一起去购买,然后和我一起去邮局寄出包裹。
“爱心包裹”活动中,南京孩子写给新疆小伙伴的信
借用一句话来说:慈善的是心。
确实如此,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都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爱心落实到行动中来。还可以让爱心传递。
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必须给被帮助的人足够的尊重。没有一个困难的孩子愿意把自己的窘迫公之于众,所以我们的帮助可以是悄悄地、默默的进行。不要大肆宣扬,让被资助的孩子手足无措。
助学的方式有很多,捐钱只是其中的一种。我认为,在这些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方式及时给予帮助,助其走出困境,给他们以希望,给他们走出困境的勇气,唤醒他们心底的自信、自强引领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主、自食其力、懂得回报社会的人。这才是我们资助的最终目的。
而现在,我们只要默默付出努力,一切静候花开!
我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费春城 2018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