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小康(82) | 靠这个,她助同村姐妹成为“赚大钱”的人
2021/05/17 19:57  新华报业网  李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胎效应”,不断增长的月嫂需求某种程度上让许多原本在家务农的妇女获得职业新生、改善家庭条件,由此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南京浦口区永宁街道青山村,就有一位这样的月嫂——周芝琴。她不仅借此把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还靠这个,带领村里的三百多名姐妹,一起走上了“致富路”。(请听文章开头音频↑↑↑)

  口述| 周芝琴

  简单的穿着、利落的马尾……见到周芝琴时,她正在南京市秦淮区天妃巷的一间门面房里翻看书本,修订一份有关母婴护理师的培训资料。她身后的墙上,挂满了锦旗和奖牌,还有许多月嫂和宝宝的合影。见我们来采访,周芝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周芝琴:我叫周芝琴,今年49岁,是南京浦口区永宁镇(街道)青山村人。我是一名母婴护理师,也是南京周姐母婴护理中心的负责人。

  在做月嫂之前,周芝琴做过乡村幼师,也做过农活。回忆过去的生活,她很是感慨。

  周芝琴:那时候(2000年之前)在农村,家里还是比较困难的,老人年纪大了,孩子正是读书的年纪。(但)家里一共就几亩地,留了自己的口粮以后,剩下来,一年到头就算收成再好,也只能挣个1000块钱左右。

  2000年,听朋友说,在南京做月嫂收入不错,于是,喜欢孩子的周芝琴怀揣着卖稻子换来的3000元钱,来到市区,参加了育儿培训班,申请了营业执照,在一条僻静的小巷子里,租了一个门面,开始了全新的职业生涯。刚刚入行,周芝琴倍感压力。

  周芝琴:找门面啊,自己的生活开支啊,都得用钱,刚开始也没有什么生意。租完房子已经没钱了,我就想办法省钱,每天早晨就煮点稀饭。没生意也得自己想办法,我每天早上去妇幼保健院门口发传单,下午就去产科跑客户、做做宣传。

  日复一日地不懈努力,周芝琴终于签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客户。

  周芝琴:这个宝宝是个早产的孩子。他不像足月儿发育得那么好,每次吃得不多,喂奶也不敢多喂。因为孩子小嘛,他呛奶比较厉害,拍嗝拍过了,他仍然有时候会呛奶。我也不敢休息,不敢睡觉,最多只能孩子睡着了,就坐在孩子旁边的沙发上眯一小会儿,听到孩子有一点点动静,就立马爬起来。因为带宝宝不是其他的事情,不能大意的。

  第一次做月嫂,周芝琴稍显紧张,各方面都小心谨慎、细致入微。

  周芝琴:每次煮饭,淘米的时候我也不敢多淘,饭煮熟以后刚刚够客户吃,我就觉得客户都是年轻人,挣点钱也不容易,万一煮多了浪费也不好。

  尽心做事、诚心待人,周芝琴逐渐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周芝琴: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待人也很好的。每次他们半夜醒来,都看见我在照顾宝宝,给宝宝喂奶、换尿布,每天24小时都在人家家里工作,做得怎么样,人家都是看在眼里的。第一单我就被续用了,孩子满月后,我又在这个客户家(被)续(用)了一个月。

  不久后,周芝琴通过辛勤工作换回了第一笔薪资——570元钱,顶得上在家种地大半年的收入。

  周芝琴:激动啊,我拿钱了嘛,我在南京上班了嘛!

  经验积累得越来越多,后来,周芝琴不仅能从容地应对一个宝宝,还带起了双胞胎。

  周芝琴:双胞胎可不好带,两个孩子像是有心灵感应一样的,一个哭,另一个也会跟着哭。特别是孩子刚生下来那几天,喝奶、睡觉完全是没有规律的,真的要连轴转。不过两个宝宝也很可爱,因为我也很辛苦嘛,宝宝的奶奶、妈妈一直看在眼里,时不时也跟我说,周阿姨你太辛苦了,休息一会儿吧,这有我们呢。

  辛勤劳动换来好口碑,周芝琴常常前一个客户还没期满,下一个客户已经要预约。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周芝琴家的经济条件得到了不小的改善。她每次回家时,看到同村的姐妹依然找不到打工路子,就产生了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的想法,但要实现这个想法,也着实费了一番周折。

  周芝琴:有的人是不愿意出来做月嫂的。为什么呢?因为她们(认为)村里打工的人多了,(打工的人凭本事才能挣到钱)(她们觉得)“我们也没什么本事,能拿多少钱呢?”还有人觉得“不想给别人当保姆”“(不想)照顾人”,不太能接受这样的工作。

  周芝琴先找到自己最要好的几个姐妹,用自己的经历劝说大家,“先过好自己的日子最重要”,大家逐渐被她说动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周芝琴成立了自己的母婴护理中心。为了让姐妹们能够真正胜任月嫂这份工作,周芝琴也对她们进行严格训练和考核。

  周芝琴:首先我们要面试,带孩子也是(要)非常稳重、细心,性格也不能急急躁躁的。面试合格了,我们要给她申请健康证,然后再找专业的老师对她们进行业务的培训,比如产妇的护理,催乳、排乳、制作营养餐,孩子的洗澡、抚触、消毒脐部、红屁股的护理、被动操、孩子一般的疾病应急护理等等。光培训也不够,还得让她们从普通住家阿姨做起,到育儿嫂,(再)一步步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月嫂,照顾新生儿和产妇。

  渐渐地,跟随周芝琴一起干的姐妹们都有了不错的收入,少的一个月有五六千元,多的有一万多元。贾乾芝就是团队中的一员。

  贾乾芝:我是2016年出来跟着周姐干的,后来通过这几年做下来,家里条件也改善了,首先自己可以独立了,不要依靠老公,小孩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周芝琴:每次回家的时候,她们的老公就骑个自行车专门到车站来接,然后还说:“哎呀,我们家里赚大钱的人回来了!”大家都很有成就感哦。

  有钱赚,村民们口口相传,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周芝琴的队伍。如今,仅青山村一个村,就有300多名女村民在周芝琴的母婴护理中心培训过,拿到国家颁发的母婴护理资质证书。她们上岗后,不仅服务于南京的家庭,还服务过苏州、无锡、上海等周边城市的客户。

  工作多年,提及对月嫂这份职业的认知,周芝琴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周芝琴:做月嫂不是简单地带带孩子,而是一份神圣的事业,需要非常专业的技能,更需要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每个人家里最宝贝的就是自己家的孩子,人家能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正是因为我们的专业性让客户信任。

  自2019年起,南京市妇联牵头启动了“宁姐月嫂”培训上岗工作,至今已经连续每年培训“宁姐月嫂”千名以上。今年,南京市将建设30个“宁姐月嫂”家政服务社区工作站,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免费的专业培训。周芝琴也参与其中,帮助更多家乡姐妹就近学习技能。

  周芝琴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小康梦”,也带领更多姐妹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年近半百的周芝琴依然没有满足,她要用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为更多家庭带去欢乐……

  周芝琴的小康心愿:

  我希望,能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让农村没有工作的人都能走出去,打造好我们的本土品牌月嫂“宁姐月嫂”,也服务好千家万户。

  你也想说说自己的小康故事?

  别着急,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分享

  联系邮箱

  xinhuabaoye1234@163.com

  栏目热线

  025-58681634

  说出你我的故事

  听见小康的声音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李扬

  监制:任松筠 田梅

  统筹:高伟 朱威 韦伟

  记者:李璞

  摄像:王子杰

  音频剪辑:刘畅方达

  视频剪辑:刘畅方达

  配音:董双

  检校:金勇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