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餐补和工作补贴,我每个月可以拿到600多块钱,在村口就能做上工挣上钱,这生活也更有盼头了。”下午4点多,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白兔村村民刘小梅整理好处理完线头的帽子,走出扶贫车间,步行十分钟就到家了。刘奶奶今年已经63岁,这份离家不远、时间灵活的工作,给她这样的低保家庭带来很大帮助。
白兔镇的扶贫车间是该镇残联、民政、统战等部门牵头,与镇商会、白兔村“残疾人之家”合作创建,车间以“政府+商会+企业+贫困户”的形式为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岗位。自去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该扶贫车间已经吸纳白兔镇20名贫困户上岗就业,其中有18名残疾人。
在扶贫车间里,有一位爱心妈妈。今年53岁的王瑾丈夫身患残疾,儿子智力有先天缺陷,需要24小时看护,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如今,扶贫车间建成,她自愿当起了车间“主任”,利用自己善于缝纫的特长,手把手的带领车间员工学习缝纫、编织技巧。
“车间允许我带儿子来上班,我很知足。刚开始儿子还不愿意待在这里,在大家的帮助下,现在他每天都要来陪我上班,还会帮大家扫扫地,倒倒垃圾,性格也开朗了。”在这里,王瑾教会贫困户、残疾人掌握技能,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帮扶者,也能带领大家一起脱贫。”她告诉记者,她还有个小目标,要把扶贫车间打造成白兔手艺最好的副工车间。
“员工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得他们的工时短、次品率低,一定程度缓解了企业用工难、技术不稳定的难题。”句容市新时代工艺针织厂时常根据扶贫车间员工的实际情况,为车间提供手工活。在企业负责人笪远德看来,残疾人和贫困户通过扶贫车间平台,既能自食其力,也能创造价值,是一种双赢。
这里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有时间可以多做,没时间少做,做到了就业、康复、家庭‘三不误’。该镇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前来务工村民的不同情况,车间采取弹性工作管理方法,计时或计件发放工资。同时,车间还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激发员工“荣誉感”,增强劳动“获得感”,促使他们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截止到目前,句容市白兔镇扶贫车间已培训出熟练工15名,平均每人每月能拿到400元至600元工资,一年能增收6000-8000元,成为了该镇精准脱贫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张慧君 顾辉 笪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