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提出,要让数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能量”,让数字贸易在贸易方式转型中“唱主角”,让数字技术为农业、服务业跨越发展“搭高台”。当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水乳相融,又会让生产场景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眼前正在给客车喷漆、像八爪鱼一样的小机器人,是全国客车行业第一套双组份水性漆喷涂机器人。因为漆非常容易凝固,喷涂就变得十分困难。但有了机器人,原来需要4个工人干一小时的活儿,它们20分钟就能搞定。要想漆喷得又匀又亮,环境温度得均衡。客车体积大,做恒温车间成本太高,一套智能喷涂系统,就能够根据当下环境,自动调节喷涂范围的温度,光泽度比人工喷涂提高了5%。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刘先喜告诉记者,他们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做了上百次的试验,得出了3万多个数据,跟供应商一起开发了这套系统。乘着苏州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地的东风,金龙汽车接连上马了激光切割、智能焊装、综合性试车跑道等等一大批数字化系统,贯穿整个研发、生产环节。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刘学渊说,作为新能源客车的制造企业,为了抢占产业高地,在这样的基础上做数字化的转型,自家的一些智能的装备、自动化装备已经有这样的实践经验,逐步在各个节点上逐步去推进。
苏州提出,要让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服务特色,更服务未来。这不,一颗颗饱满的果实,背后蕴藏的就是数字的力量。
没农药、没激素、没灰尘,眼前小番茄吃起来非常美味,奥秘就在于它的成长过程。玻璃阳光房,恒温恒湿,还能自动提供农作物生长所有的服务。这让住在这里的小番茄不但每一颗都能颜值高、质量高,而且产量也增加了5倍以上。
姜蓉蓉负责生态园4个玻璃大棚的技术管理。过去10个人忙得不可开交,如今她一个人就能轻松干完。
苏州漕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蓉蓉介绍,自己每天会抽出岩棉条里面的灌溉液,来分析它里面的EC值(肥料浓度)和PH值,电脑会自动分析出第二天的灌溉量以及肥料的配比。除了灌溉以后温室在温度的调节、湿度的调节以及光照值的调节,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来执行。
在这个玻璃温室里,遍布着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它们串起的智能种植系统,就像一个细心的作物管家。在今冬的极寒天气中,让草莓、西红柿依然按部就班,温暖成长。如今,姜蓉蓉也多了几个小帮手,植保机器人、运输机器人、还有采摘机器人,共同守护这片农田。
苏州漕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静芳表示,将来全部都是由机械化的机器人来服务农作物,这样管理可控性更高,操作性也更好。现在正在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也帮他们做好智能化方面的培训,能够将现代化数字农业运用到生产过程当中,真正提高整个农业的生产水平。
在田间穿梭摘果的机器人、一秒钟完成上百万亿次运算的智能软件、从原料到成品全程黑灯的智能工厂......苏州的三次产业正进行着紧锣密鼓的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背后的驱动,就是数字变革。在采访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数字科技正快速重构产业的发展格局,而苏州的“数字故事”必将讲出别样精彩。(看苏州时政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