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南通:“船家福”落地生根,渔民上岸起航新生活
2020/09/10 19:09  掌上南通客户端  

  “最后,我们在船上照了这张船家福,决定上岸过新的日子”,58岁的张俊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船老大”,“渔龄”超过40年的他对长江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2019年12月12日,南通市天生港最后一批9艘刀鱼专用捕捞渔船开始全部拆解,渔民们陆续领到了一次性补贴,张俊福就是其中一名。今年1月1日起,全市170多条长江渔船全部退捕,400多名渔民转型上岸,开始了从渔民到居民的“离岸”生活。

  “原来在船上饿一顿饱一顿,只有靠岸时才吃的到蔬菜,现在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渔船拆解后,张俊福拿到了60万的一次性补贴,入住天生港街道的果园新村后,早起的习惯改不掉,他便主动担起接送孙子、打理家务的甜蜜负担。从18岁就开始捕鱼的张俊福,说起船上生活依旧头头是道。以往每年3月起,领到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的南通渔民就起航下江,开始为期近50天的刀鱼捕捞季。

  退捕后的生活方式迎来了巨大变大。他感慨,以前大多数渔民吃穿住在船上,岸上无房,意味着不能送孩子上岸读书,子孙后代也只能困在船上。如今,住上新房子,脚踏实地,睡上安稳觉,平日里打打零工带带孩子,或是和老渔民小聚,或是参加社区活动,老年生活过得舒畅。

  “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对子孙后代有一定的影响”,比起以往琢磨技巧怎么多捕到鱼,如今的张俊福开始思考如何保护鱼类。他告诉记者,长江里的刀鱼很少了,2016年前后,一网下去几乎无鱼可捞。谈到不少退捕渔民的心愿,他坦言大多还是“离不开水”,希望有关部门将他们组建成一支护渔队,助力长江大保护。

  如何让退捕渔民退的出、稳得住、能小康,近年来,从建档立卡、纳入医保、社会保障、就业帮扶等方面,天生港街道泽生社区加快破题。社区党总支书记钱有霞告诉记者,社区相对较特殊,总人口90%是渔民。对于尚未到达退休年龄的渔民,社区帮忙积极联系,提供保安员、电工等多项技能培训,为渔民转产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已有不少渔民正式上岗。

  同时,面对捕捞技艺、渔网编织、渔歌渔谣等渔文化无人传承的境遇,泽生社区不断探索渔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之路,开创甲板议事厅制度,建立文化墙,举办船家福摄影展、民兵结对船娃等文体活动,满足渔民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延续传统渔文化。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