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五分钟就业圈”拉近农民“致富半径”
2020/09/16 18:36  宿迁网  

  9月12日上午,江苏省泗阳县城厢街道的居民段开美,像往常一样骑着电瓶车到龙门社区的忆品味食品厂上班,她从家里到厂里,慢点走要五分钟左右,速度快点三分钟就能到了。这都得益于宿迁市泗阳县倾力打造的“五分钟就业圈”。

  据忆品味食品厂负责人陈引介绍,食品厂主要生产各式水饺,每天水饺产量十来吨,大都销往苏锡常等地。厂里有五十多名工人,绝大多数是厂区周边的,他们上班的路程不会超过五分钟。在家门口就业,可以说是赚钱顾家两不误。

  像龙门社区居民这样五分钟内就能到厂上班的,在宿迁市泗阳县13个乡镇235个村居(社区)随处可见。宿迁市泗阳县委书记告诉笔者,党中央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排在“六稳六保”第一位,可见就业是多么的重要。宿迁市泗阳县提出打造“五分钟就业圈”的构想,目的就是招引项目、培育产业,让农民有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分钟就业圈”首先要发展一批富民项目。近年来,宿迁市泗阳县出台一系列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结合扶贫建设一批村级创业园区和标准化厂房,鼓励能人返乡创业、在乡兴业,引导企村联建企业项目,涌现出八堡村建材、新华村纺织、大兴社区木材、新四村纸箱等520多个有一定规模的全民创业项目,全县约两万农民不出村就能上班赚钱。王集镇庄黄村的格湘雅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生产儿童纺织用品,吸纳本村80多人就业,薪资最高的5000元。该公司员工陈从如说:“做梦都没想到,能在家门口上班。”

  宿迁泗阳在打造“五分钟就业圈”上,不只看中工业项目,还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业制宜,发展培育食用菌、水饺、桃果、芦蒿、水八仙等特色农业产业,丰富就业项目,拓展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覆盖面,让“五分钟就业圈”的就业岗位丰富多彩,让就业的农民真正实现“离地不离村、离家不离村”“种好自己地、赚到别人钱”的就业目标。坐落在城厢街道联合社区的江苏友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白玉菇、蟹味菇、海鲜菇和舞茸,年产鲜菇12260吨,带动本地200多名村民就业,月薪平均3500元。笔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将一袋袋白玉菇进行简单处理,然后放上传送带运出菇房。该公司员工赵树花说:“自从友康办起来后,我一直在这上班,工资高,离家也近,电动车一骑,几分钟就到了。”

  宿迁市泗阳县的决策者们发现,留守在家的人,年龄大,无技能,带孩子离不开,接受新生事物慢,就业难度大。这些都影响了此类群众的就业。而“五分钟就业圈”就是要拓展更多更好的家门口就业岗位,确保农民在最短距离、最小半径就能上班赚钱。为此,该县在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计划的同时,开拓思路,拓展扶贫车间、飞地经济和三来一加等家门口就业项目,王码村的足球、郝桥村的帽子、赵陈村的玩具等项目,厂区就在门口,技术简单易学,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五分钟就业圈”带来的便利。裴圩镇党委委员王凯介绍,全镇现有村级家门口就业项目32个,就业总人数820人,这些家门口就业项目让“农人变工人”。该镇单庄村的乔伊安服装厂,以生产成人儿童服装为主,产品销往欧美等地。服装厂老板张文燕说,厂里的30名工人,都是周围的村民,上班只要几分钟,薪资最高的每月4000多元。(张耀西 陈炳辉)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