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苏海门:年销售3000万元,夫妻靠20元起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20/09/27 19:11  南通网  

  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三秋桂子飘香时节,膏肥籽满的螃蟹,无疑是这个季节最让人垂涎欲滴的人间美味之一。

  说起螃蟹,阳澄湖大闸蟹早已闻名遐迩,而在南通海门区四甲镇,一个叫龙游巴道的螃蟹也是让人赞不绝口,不夸张地说,但凡吃过一回龙游巴道大闸蟹的食客,总会流连于它那鲜美的味道,心心念念想再尝一尝。

  夫妻靠20元起家闯荡上海滩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四甲镇头桥村的南通巴道农牧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蟹塘里打捞成熟的螃蟹,有的在进行螃蟹大小分拣,还有的在打包发货,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大伙的脸上。

  今年40出头的王光玉,祖籍句容,妻子王美玉是四甲镇头桥村人,一字之差的名字或许是早已注定的缘分,让两个不同地方的人走到了一起。

  1997年,为了更好的生活,肯吃苦的夫妻俩带着20元路费来到了上海,在朋友的帮助下,夫妻俩在上海的菜市场经营起了鲜活水产品,其中就包括大闸蟹。2014年,王光玉果断放弃在上海菜市场经营多年的摊位,带着妻子回乡创业,在家门口搞起了螃蟹养殖。

  不信邪,咸水里折腾出大名堂

  螃蟹成活率高不高,水质和土质非常重要。王光玉看上了村里龙游沟边上的一块地。起初,村里人并不看好,大家都说这里的水偏咸,不适合养殖螃蟹,但王光玉相信自己的眼光。

  从最初的40亩蟹塘试验养殖,到一期投资380多万元,建成4块试验田和1500平米的育肥大棚,王光玉倾注了全部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王光玉就得到了销售额超3000万的回报。如今,南通巴道农牧有限公司已经扩建至16个蟹塘,500亩养殖基地。

  轻松年入四五万 乡亲们笑开颜

  “养好蟹,做良心买卖”一直是王光玉的养殖理念。他按照以菌克菌,以鱼克鱼,以藻克藻,菌藻平衡的自然方法来生态养殖,打造池塘全生物生态链,追求“品质一流,安全无公害”的精品大闸蟹来回报新老客户。

  现在,他的螃蟹有一半都是直接销售给大客户。如今,他的固定优质客户群遍布全国,有200多人。

  今年,王光玉还为自家的螃蟹注册了商标——“龙游巴道”。“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而巴解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起名字的由来,王光玉和记者讲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故事。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养中学,学中养,王光玉已经掌握养殖大闸蟹的技术要点,也总结出了自己的养殖经验和技巧。

  养蟹致富的夫妻俩不忘众乡亲,在村里雇佣了本地村民来蟹塘做长期工和临时工。

  “我之前就田里干活,子女给一点生活费,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村民张广贤今年63岁,就住在蟹塘附近。因为年龄、身体等原因,老张没办法做重度体力活。“现在在蟹塘打工,喂喂螃蟹除除杂草,再就是捞捞池子里面的水草,挺轻松的,一年下来他们给我四五万块钱,之前想都不敢想”。像老张这样情况的,还有20几个村名,原先他们一年可能都没有万把块收入,如今年底分到的提成都不止万把块。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