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埝人守着好山水吃好“生态饭”
“描画”水墨大埝 换个活法奔小康
坐落在水墨大埝景区内的丰乐家庭农场。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 摄
沿着老山脚下的宁滁快速通道拐进岔琥路,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青奥会自行车赛道,S形的“小蛮腰”宽阔平缓、弯弯绕绕,两边是郁郁葱葱的高大乔木。继续向里开五分钟,在一处水塘前停下,便到了“丰乐家庭农场”。
“来,请进屋!”52岁的农家乐主人严海一边说一边拉开门帘,宽敞的大厅里摆放着一张大圆桌和十余张圆凳,角落里几盆绿植长势旺盛。
“生意怎么样?”
“年后受疫情影响冷清了一阵,现在缓过来了,节假日基本客满。”严海说道。
“听说您一直在外做工程,怎么想到回乡开农家乐呢?”
“想换个活法,大埝人祖祖辈辈守着好山水,不该过着这样的穷日子。”严海啜了口茶,打开了话匣子。
带“资”回乡,决定换个活法
山清水净、空气清新的浦口区永宁街道大埝社区大埝三组是严海的出生地,这里有他儿时的记忆,也有着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无奈现实。
“全是坡地,一锄头下去都是大石头,地太瘦了,种不出水稻,日子过得不行。”严海回忆往昔,全家十几口人守着二十几亩地,全年收入不到六千块钱。
“最大原因还是吃了没路的苦。”大埝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明海是本地人,他记得小时候村民靠山吃山种了几千亩桃园,可村子里没条好路,每逢下雨,村民要把桃子抬到一公里外的马路上,或提篮叫卖,或等汽车来运到市区去卖。
种地不行就出去打工,这是村里绝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20多岁的严海也走上了这条路,选择到江浦镇做了一名泥瓦匠,带着几个人负责盖农村的自建房,最多时一年能有五万余元收入。
2010年,严海回到了大埝三组。“外面收入尚可,而且那时候景区还没建设,怎么回来了呢?”面对疑问,严海也颇有些无可奈何,“没办法,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了。”
同时,在外闯荡多年的他发现,彼时很多地方已经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浪潮,农家乐、民宿不断涌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赌,赌大埝也会这样发展,这样我们就能换个活法。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缺了一条像样的路,这不仅是通向外界的路,更是一条致富路。”
盼啥来啥,当“学生”办起农家乐
严海显然“赌”对了,2014年,借助南京青奥会“东风”,浦口区将这条5.7公里的无名路修缮一新,命名为“岔琥路”,成了山地自行车项目的一段赛道。2015年,社区将水墨风景与运动休闲两种元素结合,建设美丽乡村。2016年4月,“水墨大埝”旅游度假区正式开园。
“路通了,乡村旅游来了,农家乐就能办起来了。”严海看到了希望,他从村民手上流转出土地,找来挖掘机,开挖水塘,建起餐馆,丰乐家庭农场就这样办起来了。
然而,游客从哪里来?怎么才能办好?有没有政策扶持?包括严海在内的村民们都两眼一抹黑。
这时候,社区的一项项政策落地生根,从道路修建到资金扶持,从技能培训到证件办理,严海认认真真当起了“学生”。一有空,他还会去周边景区“取经”,“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干的,不懂就问。”家庭农场生意渐渐走上正轨,一年可接待近两万名游客,年收入二十余万元,全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美丽生态带来了“美丽经济”,越来越多村民尝到了甜头。目前,大埝社区共有民宿11家、餐饮22家,村民从事保洁、保安等工作达千余人次,景区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集体经济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刘明海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3年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约1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几十万元;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9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近400万元。
重新思考,“生态饭”能吃多久
采访得知,严海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会员。他去过安徽黄山、湖北恩施、辽宁大连、江苏盱眙等旅游城市,去的地方越多,严海心中的疑惑就越大:我们这碗“生态饭”到底能端多久?
“从2015年进入协会,我去了很多地方,我发现地方特色是地方旅游得以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也就是人们对这个地方的第一印象。”严海细数了一些:黄山有风景区也有茗茶、西递宏村有明清建筑群、恩施有大峡谷、盱眙有龙虾,“我们呢?难道只有一条自行车赛道吗?骑完就走,留不住人呐!”
今年3月,严海从山东引入一种桃子,在农家乐附近种植了十亩桃林,后面还计划种植梨树。“农家乐是吃饭的地方,但不能仅仅是吃饭。”在他看来,大埝种桃子的传统不能丢,这样有助于发展休闲采摘农业。
严海的农业采摘也许不一定在社区规划中,但严海的困惑,却同样存在于社区书记刘明海的脑中。
记者采访见到刘明海时,他正在和工作人员商量着如何安排社区大礼包内的特色农产品。“小众化,是目前大埝陷入的窘境,我们因青奥而起,但却不能止于青奥,如何将青奥精神和文化留下是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刘明海坦言,大埝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国际文化旅游乡村,目前社区正在进一步挖掘周边黑石、温泉、水库等自然资源,不断丰富业态,让更多村民长久地端好“旅游碗”、吃好“生态饭”。
记者手记
提升“含金量”,美丽乡村正当时
30年前,对于大埝人而言,小康就是“屋子不漏、柜里有粮”,如今,对于他们而言,小康是“游客更多、日子更美”。变化背后的原因,是美丽乡村建设浪潮的掀起。
近年来,美丽乡村在浦口区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位列全市第二,“都市圈最美花园”的精彩正在呈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了美丽乡村的“含金量”,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所在。
南报融媒体记者鲁舒婷 通讯员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