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茶园,放眼远眺,一垄垄茶树,长势喜人,绿意盎然,漫过一道道山坡。轻风拂过,传来缕缕茶叶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在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屯甸片区,句容游客李原一路走一路拍照,“空山新雨,茶香醉人,想不到这里这么美。”
抱着绿水青山,因茶致富,位于茅山老区,有“茶叶之乡”美誉的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司徒镇屯甸村迎来乡村巨变。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屯甸村大力发展茶产业,发挥“合作社”龙头引领作用,用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抱起团来兴产业、谋增收,成为农村精准扶贫的“主力军”,这几年更是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村、镇江市产业结构调整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2019年底,屯甸村全村已实现脱贫,“茶旅融合”也步入正轨。
“四位一体”描绘产业发展新图景
“虽然遭遇疫情,但依靠自家茶叶品质好,加上‘学习强国’平台的帮忙促销,今年咱村合作社的曲阿茶差不多都卖完了。”屯甸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锁龙高兴地说。
从过去的荒茶地,到如今的产业园,屯甸茶业经历了“凤凰涅槃”。
20世纪60年代,屯甸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进行茶叶种植。但长期以来 ,村民们一直是“各自为阵”,茶叶从种植到销售都是“自行其道”,这直接导致产出的茶叶质量良莠不齐。
为了改变屯甸村“茶多却难致富”的窘境,成立于2008年的曲阿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创新茶叶销售渠道,实行“茶叶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采用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鲜叶收购、统一产品加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和保证社员收益的管理模式。
市场要什么,屯甸有什么。早在合作社成立以前,屯甸村就组织学员赴福建武夷山、江苏宜兴和浙江安吉等地学习考察,并先后到省农科院进行咨询,既了解了产业市场发展趋势,也学习了先进技术经验。合作社成立后,把握市场喜好,积极创新茶叶销售模式,连续三年参加江苏省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会,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打响“曲阿茶”品牌。
“人人参与”唱响就业增收幸福歌
屯甸村村民戴荣林妻子因病致贫,全家就指着他一人。“以前为照顾家里,只能守着几亩薄田,在附近打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自打在茶园找了活,戴荣林凭着踏实勤奋渐渐成长为制茶方面的行家。茶园效益逐年增,他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一年能挣5万多元,我们家也终于脱了贫。”
在“曲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屯甸村集体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村内贫困户参与就业、脱贫致富的热情高涨,形成了“人人参与产业发展,个个参与经济建设”的发展格局。
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包干。合作社鼓励村民通过多种方式入股,在壮大合作社资金力量的同时,由合作社提供技术,统一负责管理销售,系统打响“曲阿茶”品牌。
茶园在哪里,加工厂建到哪里。过去,屯甸村没有能对茶叶进行初加工的茶厂,茶农新采摘的鲜叶需要拿到其他地方进行加工。针对这一难题,合作社投资建立加工厂房,茶农采摘下来的鲜叶,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初步加工,既保证了茶叶的质量,也有利于茶商进行集中收购。开设扶贫车间,向贫困户提供种茶、采茶、加工等岗位10多个,村民通过领取土地流转租金及就地务工工资,能够获得年收入2至3万元。村两委还提供了一些公益性岗位,帮助本村贫困户就业,贫困户平均年增收7000元。
“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奔小康
“今天真过瘾,虽然每天都喝茶,但是茶叶长什么样还是第一次看见,而且亲自体验了采茶、炒茶的乐趣。” 来自市区的游客马丽对记者说。
近年来,屯甸村依托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大力发展茶观光旅游,谋划建设集现代化生产加工、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积极延伸茶叶产业链,向采茶、品茶、休闲、旅游产业延伸,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通过“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合作社流转了荒坡地1000多亩,目前,屯甸村已拥有3000多亩茶园,绵延数里,茶树层层相连,随着地势的起伏一直延绵至远处山头,天然的绿色美景清新怡人。
在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下,村民们由原来的以销售茶叶为主转变成为知茶、懂茶、种茶、卖茶、品茶的新型村民,提升了茶产业附加值,茶叶经济收入在原基础上增加了20%。
“茶产业是载体,茶文化是灵魂。我坚信,通过干群的不懈努力,‘茶旅融合’之路将推动乡村振兴。”毛锁龙自信满满地说。(旦平任涛樊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