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张弛有度,在监督执纪中筑牢战疫防线
2020/03/07 22:11  荆楚网  

  3月5日,湖北省纪委监委发出通知,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有关要求,坚持科学精准稳慎有效监督,激励保护基层干部开展疫情防控的积极性。

  监督执纪要坚持实事求是,锻造利刃的“硬度”。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作风的一次检验。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善于发动群众,公开举报电话,广泛收集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线索,不断延伸监督触角。坚持直插基层、直奔现场,对社区、超市、医院等重要场所实施全覆盖、无死角、不间断地监督检查。全力以赴,应管尽管、应查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疫情防控落实不严、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走形式”“挂空挡”“打折扣”等问题,扣牢疫情防控每一个环节。擦亮“制度利刃”,在不断实践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制度震慑。“战时”执纪,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压力多大,都必须把证据过硬、程序到位、于法有据顶在最前面,把每个案件办成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铁案”。

  监督执纪要坚持惩前毖后,找准明辨的“尺度”。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疫情的发展潜藏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有些经验教训需要我们以一把明辨的“尺子”区别看待,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明确哪些可以纳入容错范畴,哪些则必须接受处罚,在“可容”和“不容”之间划定一条明确的界限。我们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不能片面强调“严打板子零容忍”,也不能混淆性质“法外开恩搞松绑”,让这个“尺度”不踩纪律的红线、不越法律的底线、不碰疫情的高压线,以免寒了“老实人”的心、误了防疫一线的事。

  监督执纪要能够激发担当,彰显教育的“温度”。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他们买菜送药、转运物资、入户摸排.....然而,在这种强度大、风险大、压力大的情况下,失误在所难免。有“温度”的监督执纪,一方面可以宽容干部在战“疫”中不可控的失误,决不让冲锋在前的“领头羊”变成“替罪羊”,绝不使“背责者”变成“背锅侠”,形成为勇于担当、大胆创新者撑腰鼓劲的正向激励导向。另一方面,在保护“老实人”的同时,给敷衍塞责者、欺上瞒下者甚至临阵脱逃者等“反面教材”以警示和处理,让干部既有怕头,更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

  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越是处在逆水行舟、慢进亦退的吃劲阶段,越要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当下,哪怕百分之一的责任松懈,就可能让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瞬间变成“土墙沙壁”。此时,监督执纪就必须当好“墙壁黏合剂”的作用,既要具备“弥漏补缺”的刚性,更要保持“张弛有度”的韧性,让被纠错的同志心服口服,鼓励受容错的同志积极作为,让党员干部从其中知敬畏、存戒惧,更从其中受教育、受激励、受鼓舞。

  稿源:荆楚网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