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之力筑牢人类共同防线(和音) ——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
2020/03/09 08:57  人民日报  

  推动共同发展,才能提升人类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才能让人类命运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明了两条战线的重要任务。理解其中要义,人们更能深入体会到不断增强发展能力、以发展成果增强抗击疫情能力的内在逻辑。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能检验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过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紧紧攥住发展这把“金钥匙”,不断磨砺激流勇进、化危为机的发展本领,中国正构筑起强大坚实的抗疫防线。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防线”上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为战胜疫情不断注入底气与信心。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主攻方向上的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采取恢复期血浆、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先进治疗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水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有助于搞清楚病源从哪里来、向哪里去,提高精准度和筛查效率……新技术在“战疫”中成长、成熟,彰显了中国科技的硬核力量。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科技驱动成为中国防控措施的一大特点。

  发展能力也是抵御风险挑战的“免疫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融入医院建设、物资运送、巡防管控等工作中,让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准;因为有了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病情评估的时间由几个小时压缩到几秒钟,在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口罩核心紧缺材料——熔喷布产量提升,口罩日产量和日产能将在分别突破1亿后继续提升;无人配送车、无人清扫车、无人消毒池广泛使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对中国发展成果的一次检验。中国能力的不断提升,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抗击疫情需要同舟共济,发展亦需要同舟共济。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00个,在一定意义上,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向寻求援助的低收入和新兴市场国家提供总额约500亿美元贷款;世界银行宣布将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卫生系统,向低收入国家提供赠款和低息贷款,向中等收入国家提供贷款。毫无疑问,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离不开发展的基石。

  世界卫生组织已多次呼吁各国借鉴中国经验,增强疫情防控能力。应该看到,中国之所以“能”,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国不仅以发展为目标,更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无论是聚焦当下的疫情还是放眼长远的目标,都需要强调发展的意义。命运与共的时代,发展更是普遍联系的。推动共同发展,才能提升人类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才能让人类命运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人们,世界发展既充满希望,也面临挑战。各国必须团结起来,坚定信心,携手合作,以发展的力量筑牢全球抵御风险的防线,用发展成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