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刊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凸显体制优点,高科技成绩突出
2020/03/09 14:36  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国家抗击病毒,也能帮助人们应对隔离生活的压力。”3月6日,《印度教徒报》刊登一篇题为“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高科技之战”的报道对中国抗击疫情举措作了分析。文章表示,当全世界都在努力应对新冠病毒蔓延之际,中国国内的形势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印度教徒报》报道截图

  大规模响应卓有成效

  报道认为,中国的“抗疫之战”凸显出中国体制的特点。报道称,当整个机制被迫采取行动时,会发起规模巨大、自上而下的响应。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特派团在2月28日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自1月下旬以来的应对措施“可能是历史上最雄心勃勃、最灵活和最积极的疾病控制工作”,并已开始收到成效。而其中1月23日的有效隔离措施,减缓了疫情向湖北省以外蔓延的速度。

  报道称,对于那些无法实施严苛的大规模封锁措施的国家而言,中国采取的其他措施、尤其是调遣湖北省外人员的措施或许能够提供些许经验。流行病学家布鲁斯•艾尔沃德(Bruce Aylward)说:“我认为,向中国学习的关键就是速度。你越快找到这些病例,隔离这些病例,并追踪与他们密切联系者,你就会越成功。”

  “技术之战”成绩突出

  报道称,技术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文章举例说,一款有关疫情的应用程序可以追踪确诊者搭乘公共交通的记录,以告知他人是否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一款有关用户健康的二维码系统,给用户分配颜色代码,标注风险等级……

  不仅如此,“抗疫”之战更是转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报道称,中国已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运用技术抗击疫情。比如温度检测工具,可在拥挤的人潮中检测成千上万的人;新的5G电信网络帮助医院及时评估CT扫描,发现病例;配备了扩音器的无人机提醒居民保持距离戴上口罩、喷洒消毒剂。

  与此同时,文章表示,技术还帮助人们应对疾病暴发期间的生活压力:学校仍未开学,但课堂却并没有停止,每天都有数百万学生通过流媒体直播程序上课;众多送餐应用程序给人们提供帮助,甚至还以“非接触式”的交付方式给医院和高风险地区送去必需品。

  报道称,疫情虽削弱了中国一部分经济,但与此同时一些产业却蓬勃发展,包括健身、烹饪以及音乐在内的虚拟课程广受欢迎。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