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世卫组织肯定的“中国线上诊疗”,贡献了什么?
2020/03/09 17:00  海外网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家组连线武汉进行远程会诊。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足不出户,病人就可以和医生实现交流,树立完成问诊、开方、医保报销等多个流程。近日,北京一名64岁的冠心病患者通过“互联网+”服务在线就诊医生通过视频核对社保卡照片进行身份认证,验证通过后为其在线复诊。稍后,医院将医生开具的药品送至患者家中,并通过移动支付终端刷社保卡实时结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线上诊疗”需求激增。目前,全国已有10余家互联网医疗平台推出在线问诊专页,2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新冠肺炎免费互联网诊疗或线上咨询。截至2月25日,“平安好医生”已累计提供超800万次问诊,“好大夫在线”平均每天有2.45万医生在线问诊。依托互联网诊疗服务,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患者通过网上问诊、处方外配、无接触购药、在线医保报销等流程,一口气在线上完成诊疗。互联网医疗满足了老百姓就医需求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除保障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外,“线上诊疗”也被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二战场”。火神山医院搭建5G“远程会诊平台”,位于北京的医疗专家通过视频连接实时为重症患者救治提供远程指导;成都市一医院通过5G网络与汉阳方舱医院开展了一场远程会诊;昆医大附一院联合电信公司推出了基于5G网络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免费诊疗平台”。如今,“线上诊疗”也在为全球防控疫情发挥作用。3月4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内多位专家通过视频向意大利尼瓜尔达医院专家分享同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经验。在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中,“线上诊疗”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考察后,对中国的5G远程诊疗平台给予高度肯定,表示“非常惊艳”。

  “线上诊疗”的应用也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2月以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密集发文强调,要大力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的特殊优势。3月2日,国家医保局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合理规划各类医疗资源布局,促进资源共享利用,加快发展社会办医,规范“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并通过完善医保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

  中国有14亿多人口,有着庞大的医疗服务需求。“线上诊疗”助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医疗服务实现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海外网评论员 赵壹晨)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