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论 | 信心送暖推动服务业“春暖花开”
2020/03/12 22:25  新华报业网  袁媛  

  3月12日下午,江苏召开推动服务业加快恢复发展情况媒体座谈会。据介绍,全省服务业规上企业平均复工复业率达到87%,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止跌复苏。疫情暴发两个月来,很多服务业企业不仅顶住了疫情带来的停业停产冲击,而且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和新的经营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容量和质量催生了信心,这份信心又进而促进了全面复苏与增长,客观的发展成果和主观的信心信念互相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服务业挺过寒冬迎来复苏,正是这种良性循环带来的良好局面:市委书记到景区“下馆子”,让市民对“熟悉的城市回归”充满期待;老乡鸡的董事长手撕员工的降薪请愿书,因为“疫情过去了,有的是生意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停步,服务业的基本面长期向好,这就是企业敢于正面拼寒流的底气所在。

  得益于连日来的精准施策,当前江苏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服务业企业复工步伐正愈发稳健。但也应看到,一些店家复工了,主要营收还是靠外卖订单,店堂里鲜有顾客光顾。“复工率”并不等于“复产率”,“上座率”更不等同于“盈利率”,服务业要复工复产,也要追求效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更需要全社会提振信心,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回正轨。

  信心哪里来?根本上来说还是要继续抓好防疫工作,让群众敢逛街、敢消费。疫情防控斗争还在关键阶段,全社会的弦还绷得紧紧的,人们普遍保持着高度警惕。市民虽然“心痒痒”,但出于自觉或担忧,仍然忍耐着不去公共场所。事实上,随着江苏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政府部门下调了应急响应的级别,在严格执行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前提下,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是有保障的。把这份保障转化为消费信心,就要用扎实的防疫措施为“钥匙”,打开人们心中的“枷锁”。让“健康码”等创新做法落到实处,起到效用,帮助市民放心消费;把消费场所的防护措施抓细抓实,帮助市民放下顾虑……防控与发展看似两条战线,实际上是一个战场,必须相互支持、联动作战,以防疫成果提振发展信心。

  经济社会生活犹如复杂的化学反应,社会参与程度越高,反应越激烈、越精彩。触媒是引发系列反应的关键因素,寻找让经济社会从暂停到重启的“触媒”,必然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带头消费向社会释放积极的信号,为服务业注入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要紧跟中央和省委的目标,尽快转变工作思路,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在夺取“双胜利”上。要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多谋良策、出实招把防疫和发展兼顾起来,谨防出现把“两手抓”的精神落实成“一手抓”的懒政。工作作风过不过硬,施政智慧够不够足,就看能不能把防疫和复工复产结合起来,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我们要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扩大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战果,力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