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网评:瞄准新消费,挖掘新潜力
2020/03/15 18:16  四川在线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疫情关闭了传统消费的“一扇门”,却打开了新型消费的“一扇窗”,宅经济、非接触、云生活等消费业态异军突起,不仅顺应了民众对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我们要顺势而为,化危为机,在方兴未艾的消费业态中,捕捉新机遇,挖掘新潜力,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快。

  瞄准新消费,培育新职业。职业目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总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6个新职业,包括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这些新职业伴随需求升级孕育而生,是疫情中升起的“新朝阳”。“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新职业的出现,折射出民众对健康检测、康复照护等需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康复辅助技术服务行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曙光”。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培育壮大新职业,做好新职业的培育计划、认证模式、招录引导等工作,让新的人才涌入其中,不断提升新职业的发展水平,使之成为提升健康消费品质、健康消费体验、健康消费便利度的朝阳产业,成为对冲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增长的“新锐”力量。

  瞄准新消费,提供新服务。疫情让传统消费“改头换面”,倒逼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生发,“宅经济”勃兴,数字经济消费需求骤增,远程办公、在线诊疗、网络课堂等迎来爆发式增长。消费升级带来全新机遇,抓住网络经济的“新一轮风口”,升级服务,充分利用政策红利,进行数字化转型,无疑是加速经济恢复发展的先手棋。我们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主动寻找新商机,提供新服务,积极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潜力。要着眼数字消费、指尖消费等消费新习惯,拓宽线上业务覆盖面、丰富产品形态,从“面对面”换成“屏对屏”,广泛运用“网上问诊”“线上教学” “云健身”“主播”式营销等“互联网+”模式,加快“线下”向“线上”迁移融合,通过发展应对疫情、扬长避短的“新业态”,努力实现在“逆风”中“飘红”。

  瞄准新消费,开发新产品。疫情引发人们对长期以来的消费和卫生观念的反思,并促进全社会对健康安全关注度大幅上升,对相关健康产品的需求显著增长。当此之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健康产品应运而生,在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下,无人机送货、无人车载人等新兴供给方式大行其道,保姆式机器人随时“听”候指令……诸多人工智能产品成为消费“新宠”。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深耕健康产业,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新产品,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针对医疗行业需求,要积极开发医护助理机器人、消毒清洁机器人、测温巡查机器人等新产品。针对居家生活,要开发无人配送机、无人零售机等新产品,加速制造模式、商业模式的人工智能化水平,用技术的变革、产品的更新,挖掘危机背后潜在的“富矿”。

  我国消费市场刚性强、韧性足,只要我们善于危中寻机,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就一定能对冲疫情影响,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