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秦平:立足特色,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
2020/04/21 19:02  陕西传媒网  

  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20日下午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金米村地处秦岭深处,近年来依靠发展木耳等产业摆脱了贫困。村培训中心,几位村民正在做网上直播卖货的准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走到直播平台前,同他们亲切交谈起来。他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产业兴,则百姓富;百姓富,则贫困可脱。以小岭镇金米村为例,大力发展地栽木耳、土蜂养殖等产业,不断壮大了集体经济。依托现有的大片优质耕地和便捷的交通环境,小岭镇金米村还以地栽木耳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通过保底收购、委托代养等方式,小岭镇金米村把全村贫困户全部镶嵌在产业链上,实现了人人有事干、户户有产业。

  做好产业文章,脱贫攻坚动能十足。小岭镇金米村的发展巨变,只是陕西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柞水县就走出了一条具有柞水特色的新路子。一座座木耳大棚整齐排列,一片片景区逐步开发,一条条产业链不断完善,人们奔小康的精气神更足了。为充分发挥产业在巩固脱贫成果和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中的治本作用,今年陕西还将围绕产业扶贫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

  哪里产业发展得好,哪里扶贫后劲就足。事实已经证明,产业扶贫是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之路,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近年来,从生态农业到农村电商,从特色种养到乡村旅游,各地产业扶贫百舸争流,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小岭镇金米村的脱贫攻坚实践也鞭策着我们,要发展符合地域特色和产业结构的产业,培育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能力强的扶贫产业。

  沧海横流显本色,关键时刻见真章。当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在冲锋冲刺的关键时刻,更应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可以肯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制度优势,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我们必能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秦平)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