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中国的临床经验与成果以最快速度与全球分享
2020/04/14 20:34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4月14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科研攻关进展情况。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就我国为全球疫情防控所提供的中国经验作了相关介绍。

  首先,中国研究团队在中国境内开展针对新冠肺炎的药物临床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以最快速度与全球分享中国的临床经验与成果。

  其次,中国的科研团队持续高频次地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和学术研讨。据不完全统计,进行交流和学术研讨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140个。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磷喹、法匹拉韦、托珠单抗,以及恢复期血浆、干细胞等等一系列的产品以及科研攻关成果,新冠肺炎临床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经验都是交流中的重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全球的疫情防控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再次,中国在前期所开展的药物研发所取得的成果已经被部分国家所采纳,纳入到相应的临床救治方案中。同时,世卫组织以及多个国家也在相继开展氯喹、羟氯喹等药物的临床研究,多个国家先后批准使用恢复期血浆、托珠单抗等中国方案中所涉及到的药物品种与方案应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或者开展临床研究。

  孙燕荣表示,新冠肺炎药物的研发是一个快速形成的研究格局,这样的格局形成凝聚着全球和全人类的智慧。磷酸氯喹是由德国科学家在80年前发明的,法匹拉韦是由日本科学家在20年前发明的,我们正在推动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可利霉素是由中国科学家在30年前发明的,据此可以看出,只有全人类、全球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地防控现在全球所面临的疫情严峻形势。

  孙燕荣介绍,目前,科研攻关组正在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推动发起或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汇聚全球智慧,不断完善中国方案,共同抗击疫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还将持续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密切跟踪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聚焦重点攻关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中国方案。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