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呼吸(3)丨我是药神:不害怕是假的 要装出应有的镇定
2020/04/15 12:03  央视新闻客户端  

  1月23日开始,武汉多家医院陆续改造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武汉有40多万重症慢性病患者,接下来他们该去哪里买药?

  2月14日,武汉开始对小区封闭管理,救命的药由谁来买?

  很快,社区购药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武汉各家药店里,这其中就包括叶九思。他说:“在家里听到外面喊我没药吃怎么办啊,我知道我该站出来了。”

  叶九思懂药,他从事过慢性病管理工作;叶九思自己也是重症慢性病患者,他能体会患者吃不上药的急切与无助。2月初,记者几次去药店采访,都会遇上排不上队或断药很久的患者。矛盾与冲突,时常发生在药店内外。

  成为志愿者前,叶九思征求妻子意见。妻子沉默不语,他想了想说:“我把家里财产交代给你,我要真有个意外,你就来安排吧。”

  疫情暴发初期,武汉只有两家重症慢性病药房。下午两点半开始排队、晚上十点多拿到药,这是叶九思的常规节奏。送完药回家躺在床上,浑身都难受。为了避免因为过度劳累发病,叶九思只能加大自己的药量。

  没有利益回报,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甚至有时候会遭遇居民误解,对于这些,叶九思看得很淡:“国家有难,只要能帮别人减轻点痛苦,这辈子就值了!”因为有些药品要跑好几个药房才能买到,叶九思每天都要骑车20多公里。代购才半个月,他的车就骑坏了,不得已只能征用女儿的车子。

  2月26日,武汉重症慢性病药房已增至50家。

  3月2日,武汉部分医院逐步恢复普通门诊。

  叶九思说:“只要还有一个患者需要,我就会继续做下去。”

  成为志愿者后,叶九思的媳妇怕他感染新冠肺炎,坚决不让他去医院代购药。

  然而当叶九思看着肿瘤患者已经断药一个星期,他还是一路小跑奔向医院、蛇形跑位,尽量减少感染的概率,只为让患者当天能吃上药。

  这一刻,他是重症慢性病患者心中的药神。

  冲锋在一线的志愿者、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

  这个战“疫”缺了谁都不行。

  千千万万的人站出来,

  才能把这场战“疫”打赢。

  总监制丨杨华

  监制丨耿志民

  总编导丨马丽君

  编导丨单泽 李金凤

  摄像丨邱新鲁 吴经伟

  航拍丨杨德才

  包装丨王越

  海报设计丨李南星

  统筹丨赵增欣 许洋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