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男护士天团”!
2020/02/18 22:58  央视新闻  

  2月12日,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荆门医疗队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出征。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医护人员中,有一个由11名队员组成的“男护士团”颇为引人注目,来听听他们的前线故事。

  △11名男护士合影

  梁寅:“我会打起饱满的精神,像往常一样完成每项工作。”

  黑框眼镜、个头高瘦,1986年出生的ICU护士梁寅是这支男护士团里的“老大哥”。在抵达荆门后的第二天,他就和同事们走进了病区。

  一次,为了给一名60岁的危重症女性患者实时调整适合的呼吸支持,他每隔一个小时就要给她抽血进行血气分析。

  然而,穿上防护服后,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抽血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在层层防护之下,医护人员的视觉、听觉、触觉都受到了影响:隔着护目镜的水汽,要看清患者的血管并不容易;两到三层手套让手指不再灵活,扎针时要分外小心;还有厚重的整套装备,让他在处处都是监护设备的ICU里走动时不得不加倍小心……

  但即便面对这些艰难的体验,梁寅依旧说:“我想我会打起饱满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同往常一般完成每项工作。”

  卢州:“我是一名护士,服务好患者就是我的职责。”

  支援荆门的护士卢州说:“这就是前线ICU,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

  作为ICU护士,卢州遇到过一些患者的突发问题。有一次,在得到医生允许后,卢州帮一位患者摘下氧气面罩喝水。

  但令卢州没想到的是,喝完水后,这位患者却不愿再戴面罩。患者离开面罩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将使病情加重。

  面对这种危险情况,卢州和他的同事王昊囡只得费尽心思地用语言和手势进行劝说。好在一两分钟内,他们就成功说服患者戴上了面罩。

  卢州说:“我是一名护士,服务好患者就是我的职责。”

  刘福伟:他“秒杀”抢到支援名额

  79年出生的刘福伟,是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年纪最大的一位男护士,大家都喊他“老刘”。

  在第一批同事报名支援武汉的时候,刘福伟因为上夜班,没赶上报名。他给护士长留言说,等下一批去支援前线。

  2月10日,看到科室群里发出支援湖北荆门的通知,他和十七八个同事抢着报名,最终刘福伟“秒杀”抢到名额。报名后,因为来不及准备,他只回到宿舍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和医疗队一起出发了。

  老刘说,家里人很支持他的决定,现在是最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他应该挺身而出。

  当刘福伟进入病区开始工作时,他一次次被温暖的细节感动着。

  刘福伟说:“第一天进入隔离病房护理病人的时候,一些清醒的病人看我们的眼神,都是带着感激之情。和我一起搭班的当地医院护士长也不停地对我们大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的千里驰援。”

  他也希望随着他们的到来,尽可能地救治更多的重症病人,让他们看到希望。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故事

  发生在梁寅、卢州、刘福伟身上

  也发生在男护士团每个人身上

  男护士或许不多

  但面对疫情

  厚重防护服下的

  无论男女

  都只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抗疫战士!

  感谢你们

  身着白衣

  成为挡在疫情面前的勇士

  向你们致敬!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