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成了他的通行证:ICU病房里的“男丁格尔”
2020/02/20 16:28  交汇点新闻  钱晶晶 杨玺  

  交汇点讯 一想到护士,大家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头戴护士帽、温柔细心的女性形象。在此次抗疫前线,有一位心思细腻、动手能力强的“男丁格尔”——胡彧波。胡彧波来自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重症护理科,是江苏省驰援湖北黄石的一名护理勇士。1997年出生的他,今年刚满23岁,是院里医疗队里年纪最小的。

  单身成了他的通行证

  “疫情发生后,小胡就主动请缨,表示如果医院组建医疗队一定要参加,并且立即参加了由护理部组织的穿脱隔离衣培训。”胡彧波所在科室护士长刘冬梅介绍,为了多一份前往一线支援的可能,他还进行了自我“推销”,说自己技术过硬,又是单身男生,比科里其他人都少一些牵挂……

  到达湖北省黄石市中医院后,胡彧波被分在了患者病情最严重的ICU病房。“虽然出征前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我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戴着三层手套,每一个平时很简单的操作都变得举步维艰,甚至连呼吸都变得非常艰难时,我意识到我所需要克服的困难远超我的想象。可是,每当看到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意识逐渐恢复,病情一天天好转,我又能体会到这次远征的意义所在。”胡彧波告诉记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胡彧波报名时的想法,“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这样的家国情怀促使我不能后退。”总有那么一群人,明明自己还是个心智刚刚成熟的“孩子”,却可以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摒弃自己的小我,一夜长大。

  过硬的重症护理技术让胡彧波在短暂适应后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ICU病房里的患者情况都比较严重,很多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治疗后,病情很容易出现变化,药物治疗、气道护理、病情观察,一刻也不能放松。戴着三层手套和护目镜给患者做治疗也并非易事,穿着笨重的防护服穿梭在ICU病房里,没多久汗水就会浸湿衣服,这对护士的体能和心理都是不小的挑战。但第一个班次结束后,胡彧波就得到了带班护士长的充分肯定和信任,成了护理骨干。

  “温暖”是他的真实感受

  当记者让他用一个词来形容在黄石的感受时,胡彧波选择了“温暖”这个词。他告诉记者,“一路走来,我接触到的黄石的病患和工作人员对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有能帮得上的尽管说’,这一句句感谢,是扛在我肩头的责任。我相信,在这场战役中,再大的困难,我们定能战胜!”

  胡彧波的母亲除了担心儿子之外,也怕他在一线表现得不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更是江苏。”如今在医护岗位工作的胡彧波和所有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就像是一棵棵茂盛的大树,扎根祖国大地,形成抗击疫情最有力的“防护林”,守护患者,守卫生命。

  交汇点记者钱晶晶 杨玺通讯员 张婷 周艳琴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